济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济医记忆白波融入血脉的优良教学传统
TUhjnbcbe - 2023/6/27 22:49:00

融入血脉的优良教学传统

——致敬老师!致敬母校!

白波

济宁医学院走过了70年的辉煌里程。济世的济医,筚路蓝缕,一路荆棘,曾走过坎坷和泥泞,也曾经历患难和内忧。70载斗转星移,70年光荣岁月。在历史的长河里,济医迎面走来,容光焕发,铿锵前行。70年来,济宁医学院根植儒家文化之沃土,形成了“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医、工、文、理、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专业结构设置。拥有“临床医学”“精神医学”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药学”“法医学”“护理学”“儿科学”“康复医学”等20多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数十门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无论是“精神医学”“法医学”的专业发展,还是行为医学学科建设,在全国同类医科院校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医院是享誉省内外的区域医疗中心,多个学科是国家和省级专业和学科培训基地。中国生长发育行为医学研究中心在国内学界享有盛誉。历年来,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考试一次通过率,在全国省属医科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成绩喜人。学校毕业生考研率累累硕果,令人瞩目。70年来,济宁医学院“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医疗卫生战线的栋梁之才。70年的积淀,无论是学校的运行管理,还是教师的职业修养都形成了高度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理念。一、强基础,重课堂学校高度重视基础课程教育,从通识教育课程到医学基础课程都体现出“强基础”的教育思想。年高校恢复招生后,学校的“教学计划”就将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和医用物理学列入必修课,这在当时的全国医学教育“培养规划”中应该是凤毛麟角。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老师们从每一页备课稿纸、课堂每一分钟做起。上世纪70年代末77级、78级入校后,老师们有辅导自习的“习惯”,还清楚记得刘克智教授出差晚上回到学校,把行李放在教室角落,给我们辅导外语的情景。说是课外辅导,实际上刘老师饿着肚子给我们补了两个多小时的课。我们那一届同学的外语是从ABC开始学起的,刘老师为此耗费了大量心血。如果同学们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学有所成,有所建树的话,离不开包括刘克智教授在内所有老师的悉心指导、指教。时节如流,师恩难忘啊!姚宗兴教授给我们上系统解剖课,在黑板上双手画解剖图,随讲随画,惟妙惟肖,到现在我们记忆犹新。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有位同学不小心,把姚老师一摞厚厚备课稿撒满一地。稿纸上手绘的解剖学图片铺展开了,其精致程度堪比教学图谱;讲课稿密密麻麻、红蓝兼备,对标本描述之详细让人瞠目,我们如获至宝,班上几位年龄较大的同学大着胆子“强行”“借”回来抄写(当时没有正规解剖教材),让姚老师既无可奈何,又倍感欣慰。77级、78级刚刚入学的时候,老师们是自编油印“散装教材”,到后来国家开始组织编写“统编教材”。当时临床医学专科十几本统编教材中,大概一半是由我们学校老师主编、副主编。刘方教授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每一张图片都手绘在“蜡纸”上,每一条血管、每一根神经,每一根发丝都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到现在同学们历历在目,为之自豪。20世纪90年代之后,老师们陆续主持编写了许多国家卫生部、教育部“规划教材”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教材。杨志寅教授主编的《行为医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国内第一部“行为医学”教育部规划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杨志寅教授开行为医学课程教育之先河,拉开了我国行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序幕。由我主编的高等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第6、7、8版)为国家卫健委(卫生部)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也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全国教材建设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精品教材。二、强能力,重实践

“强能力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贯通于学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细节)当中。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临床技能中心建设、附属医学教学设施建设,无不体现着学校重实践、强能力的思想和思路。学校年建设投入使用的“生命科学馆”,将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解剖学、法医学等实验室有机融合,大型解剖标本库、展示演示厅、病理和法医解剖室的建设水准,教学标本的数量、质量都堪称国内一流。

刘学景教授是我们解剖学实验课的启蒙老师,第一次进解剖实验室,同学们不免对解剖台和实体标本“怯而远之”。女同学更是捂着眼,“抄”着手。刘老师一方面不断地给同学鼓劲、加油,一方面手把手地“逼着”每一个同学动手“拿标本”、“做标本”,后来同学们常说,是刘学景教授把我们引入了解剖科学的殿堂。

很长一段时间学校要求,同学们5人一组,负责解剖一具“大体老师”标本,当时还是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刺眼、刺鼻还腐蚀皮肤,我们班的《局部解剖学》是由陈庆功教授讲授,他还负责带我们的“小班”局解实验课。手把手给每一位同学做示范,常常是一遍、两遍、三遍……,不厌其烦。经常“拖堂”的两节课下来,陈老师白色的“隔离衣”能够流淌出掺杂着烟味和福尔马林味道的汗水。

几十年来,学校强调临床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在医院、医院都建设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技能训练,都必须参加学校的临床技能大赛,而不是仅仅抽调部分学生,单独训练应付参加省级或国家的临床技能大赛。学校要求每一位同学在临床实习前,必须在临床技能测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

三、强队伍,重培养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济宁医学院有一支爱学生、爱生命、乐于奉献、可亲可敬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他们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热爱教学,任劳任怨的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邢凤石教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风格,要求同学树立牢固的“无菌意识”,让我们在后来的工作中受用无穷。后来他先后担任学校教务处长、学校*委书记,退休后任教学督导组组长多年。邢书记曾经说,在老师们的心目中“教学工作大于天”。已经记不清从何时开始,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青年教师上讲台,必须经过两年的传帮带“教学培训”。我毕业留校后,除了系统听取生理学教研室老教师上课外,差不多用了三年的时间把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重新“听课”复习一遍。一方面巩固基础,重点是教学训练。当年苏惠生老师生理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是“轻声细语”。苏老师讲课的声音很轻很低,而且越来越轻,越来越低。但是分析透彻,环环相扣。每一句话都能够让同学们“入脑”、“入戏”,人的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记笔记的声音。你能够想象出教室里一个个同学屏着呼吸、伸着脖子、侧着耳朵听课的情景吗?同学们生怕漏掉一个字,错过一句话。刘玉琴教授的病理生理学课引人入胜,常常引起轰动,讲课过程中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掌、叫好,往往引来隔壁教室同学的“侧耳、侧目”。祖荣隆教授给我们上化学课,尽管他那口浓重的“南方普通话”增加了听课的困难,但是祖老师把课讲得深入浅出,把“难点”教成了“热点”。同学们常围着他没完没了地提问,“十万个为什么”?祖老师有问必答,诲人不倦,体贴入微。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从最初教研室的“传、帮、带”,到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化,再到年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后的规范化、科学化。这是一种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弘扬,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教学质量保障过程。70年过去了,如今的济宁医学院名师荟萃,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更有一大批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助教、讲师、教授活跃在三尺讲坛。他们都是国家的功臣,教育的脊梁,更是济医发展道路上的生力*。四、强规矩,重传承学校对日常教学管理有一套完备、缜密的管理规章。2--4年一轮的教学规划修订,严谨详实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制,闭环管理的教学监督体系,为教学质量的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领导和专家听课形成“惯例”,记得我们刚刚留校的时候,时任学校教务处处长赵寿桐教授常悄悄坐在教室后排听课。他对青年教师的课后点评,既有教学思想的启迪、教学内容的分析,又有教学方法的指教和指导,对我们深有启迪。如拨云见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专业评估、课程评价、领导和专家的教学督导,已经深入到日常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模式。这既是重管理强规矩的要求,也是尊重先贤、重视传承的表现。教育和教学是高等学校的灵*和根本。70年来,济宁医学院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老师们职业生涯中“浓烈”的教学意识,流淌在济医历史的血脉里,铭刻在全体教职工的脑海中,必将引领济宁医学院风雨兼程,再谱华章。作者简介

白波

年进入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年11月晋升副教授,年10月破格晋升生理学教授。年7月至年7月任济宁医学院*委副书记、院长。

长期从事生理学、神经内分泌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病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讲授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内分泌学等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生理学》的主讲人和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的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是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行为医学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编辑

刘明婵石琳

责编

龙韦羊蕾

初审

王英霖

终审

苗冠群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医记忆白波融入血脉的优良教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