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繁华,往往与经济和交易有关,而济宁这么一座靠着运河成长起来的城市,自然各式各样的故事少不了。
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济宁就成了“河渠要害”之地,公里的运河航道穿行而过。所以,历史上称济宁为“南控江淮,北接京畿”“闭则锁钥,启则通关”,鉴于此,元明清三代均把济宁作为治河管理中心,重臣驻节,百官聚集,并不惜耗费巨资全力经营。作为当年运输动脉的运河,养育了济宁这方热土,也繁荣了济宁的经济。
如果让我们站在太白楼路旁的老运河旁,将时光回转年,待到夜晚,运河如玉带般蜿蜒流淌在城市中央,夜行的航船如点点星火,轻盈向前,两岸的街巷则灯火通明,喧闹无比,好不热闹。
有各种需求,就有大市场
说起济宁的夜经济的前世,就得从济宁的老城说起。济宁老城是由古任国城演变而来,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到达鼎盛时期,那时的南门叫做宣阜门,匾题“野入青徐”;北门名宗翰门,匾题“云联海岱”;东门名绥华门,匾题“邹鲁接壤”;西门名萃城门,匾题“获麟古道”,又易“湖山毓秀”。要说当时老济宁的城池有多大,咱就说说外郭(照大一点说),“周三十二里有奇”,如果打车的话,绕着城转一圈,也就不到20块钱。
要说济宁最兴盛的时期,那还是应该是清朝,到了夜晚,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有三个,一个是沿河的街巷,一个是小土山,另一个是各个外地会馆。
首先,咱们先说说临运河而建的老街巷,经过岁月的洗礼,时至今日,那些街巷的名字,还依稀透着当年的记忆:竹竿巷、纸坊街、税务街、宣阜巷……说起老济宁的夜经济,那都是围绕古运河展开的,河里往来的船只,夜泊济宁,除了交易,也有被这里的夜晚所吸引的成分。这里是江北最繁忙的河港,北方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河道帆樯如林,两岸货堆如山;车马临四达之衢,尚贾集五都之市;商贾之踵接而辐辏者亦不下数万家……”这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夜经济最关键的元素有哪些呢?一是有人,第二是有闲,第三是有钱。在老济宁,那些在此交易、打尖的商人很多都符合,这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基数。
往来南北的商人顺着这条运河奔波,济宁是必经之路,商人云集是毋庸置疑。其次,这些商人能够走运河,设想起来也都是多金的主;再次,在济宁休整,要么是与官家有什么程序要走,要么是在这里等待交易,要么就是河上艰辛走了一半了,在济宁城好生休整一下,那这就是说的有时间了。
用大数据思维来分析,这就是用户需求啊,其间就暗藏了许许多多的商机。尤其是晚上,大白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到了晚上也就迎来了属于娱乐的时间了。“杯酒平分苍岱色,席间遥控大河流”。大晚上的,各种会馆是老乡们喝酒饮茶,共叙乡情,互通有无的地方;各色融汇南北风味的餐饮店,则是大家大快朵颐的地方;像北京天桥般的小土山(现在的人民公园),就聚集了大量的手艺人,供人们消遣娱乐。
各色会馆,找寻家乡的味道
夜晚的喧嚣,首先要说说各色会馆。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聚集于此,在异乡的土地上,吃着家乡的饭菜,听着亲切的乡音,找寻属于家乡的味道与感觉。
自古迄今,会馆一直是某一区域内的同乡或同业者,在外地为保护本团体利益而设立的工商行帮机构,是为本团体成员联络情感、互通信息、互助互利的场所。会馆设立的条件,应当在商业繁荣、交通便利、经营条件好、具有收益潜力,同乡同业者又比较集中的城镇。当年济宁城区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计设有九个省的八处会馆,并且都颇具规模,为省内其他城市所不及。
明清两代济宁城区的会馆,汇集了各省大批商帮,其中不少人落户济宁,世代经营,他们不仅融入当地社会,同时仍然与原籍保持联系,继续遵守家乡的风俗习惯。这样,各省经营商业的方式和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济宁的商业内涵,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对鲁西南地区城乡经济繁荣,也应该起到了相当有力的推动作用。很多异乡人也借助会馆,为同乡服务,也将济宁视为第二故乡。
会馆大都是庙馆结合的建筑,规模较大者如济宁的浙江会馆,其布局依次排列着门前照壁、石狮、旗杆、山门、舞楼(戏楼、万年台)、拜殿(前殿)、正殿(上殿)。在这一中轴线两侧配建厢房和跨院、偏房等建筑。应该看到会馆的局部构造,因不同省域的风俗、文化、信仰、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其风格明显不同。例如:晋、陕、豫、皖、苏、浙诸省正殿内供奉关羽。鄂、湘两省则供奉大禹,因而,其会馆又名“禹王宫”,济宁的湖南会馆即是如此。江西籍的商帮恪守原籍风俗,奉祀东晋时期的道士许逊,其会馆名为“万寿宫”。船帮的会馆多称为“杨泗庙”。这诸多差异恰好可以发挥传播不同区域文化,促进相互交流的作用。
清代同治年间之前,我国大部分城镇还没有专设的戏园,城乡戏剧演出多在会馆与庙宇的戏楼上,或在随坡就势的土台上,或临时用四轮木车,上铺木板搭建简易戏台,甚至落地围场。因此,城镇会馆的戏楼是人们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