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甏文化济宁晚报今起开设印证济宁专栏
TUhjnbcbe - 2023/10/31 17:55:00

开栏的话:

一个地名,承载一缕乡愁;一个地名,讲述一段故事。要读懂一座城,从一个个地名读起,不失为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名文化,是济宁历史人文思想的结晶,也是开启地域文化的一把金钥匙。

今年,由山东印社、济宁市民*局主办,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郑志群主编的孔孟之乡地名文化全国金石篆刻作品集《印证济宁》正式出版。该作品集由西泠印社提供学术支持,邀请包括西泠印社社员62人加持的全国位当代金石篆刻家,甄选了个老街巷、老建筑、老村落以及历史遗迹、文物处所、自然景观,以极具质感的篆刻形式展现济宁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名文化。

本报开设《印证济宁》同名专栏,讲述济宁老地名的前世今生,融合篆刻艺术家的精心创作,讲好济宁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小小一方印熔铸济宁*

济宁范正红篆刻

●作者简介

范正红

西泠印社理事山东印社社长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

●济宁

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之前这一地域长期称“任”,五代时改称济州,元至元八年()升州为府。因“济水南会泗,北会汶,州居其中”,“地势高亢,关津险阻”,“可保安宁”,故名济宁,沿用至今。

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运河文化重要发祥地。历史名人众多,儒学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等儒家五大圣人、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元明清三朝都把治运最高机构设在济宁,在重点整治济宁河段的同时,负责对运河全线进行整治和督理,济宁又誉为“运河之都”。

济宁历史文脉兴盛,孕育了鸿蒙开篇的始祖文化、光耀千秋的儒家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济宁也因此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沿岸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业、手工业兴起,城市规模扩大,街道布局、房屋建筑甚至其命名都熔铸了难以替代的文化特色,那些耳熟能详的地名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构筑起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共同记忆。

济宁城由古任城演变而来

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济宁市民*局地名办原主任、《印证济宁》地名主撰稿张培安,30年来一直从事济宁地名文化的研究。采访中,张培安向详述了济宁街巷胡同的历史变迁。“济宁城,系由古任城演变而来。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夏、商、周经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任城城,持续存在近两千年之久。据记载,这一时期的古任城城的位置在今微山县仲家浅处,其城池大致呈正方形。”

北魏神龟元年(公元年),古任城城由仲家浅故址迁至今济宁市小南门处,任城路因此而得名(现在合并为王母阁路)。该城的南门,即小南门;北门,在今南门口桥南,玉堂酱园门市部附近;东门,应为小闸瓮城处,现称鼓楼街;西门,在考院街南首,南水口子街北首路东,旧称“下洼”的地方。“四门系单城门,城门顶的平台上应有城门楼。四城门和四城门楼均应有名,由于没传下来,现已不知晓了。当时的任城护城河,南边是越河,东、北边是现在的老运河,西城墙下的护城河大约在今玉堂廊桥向南。”张培安向描绘了北魏末年经隋、唐至北宋时期的任城城。

任城马国栋篆刻

●作者简介

马国栋

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理事山东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任城

“任”最早是一个姓氏,是*帝赐封的12个姓氏之一。伏羲后裔有仍氏(亦称有任氏)在此建仍国;周朝仍国被封为任国;春秋战国时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秦统一后,改为任城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复置任城国;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金天德二年(),济州府衙移至任城。元至元八年(),升济州为府,更名为“济宁”。明代废任城县,任城之名渐被济宁取代。

建国后,济宁区划多次调整。年,济宁市郊区更名为任城区,任城地名重新启用;8年,济宁市调整市中区与任城区行*区划;年,合并市中区、任城区为新的任城区。

金时,隔护城河新建了一座土筑新任城城,位于现在古槐路的两侧。为加强济州*事战略地位,避免水患,金天德二年(年),当时的统治者把设在巨野的济州“迁治任城”。为了把济州治从巨野迁至任城,在靠古任城北城墙护城河的外圩,“渔山”高阜处又土建了一座新任城城。这座新土筑的任城城,就成了济州治驻地了。“明、清、民国以后,济宁曾先后被命名为任城县、济宁府、济宁州、济宁直隶州、济宁县、济宁市、济宁市市中区,现在合并为任城区。”张培安说。

济宁道路记录历史文化流变

有城就有街道胡同。路街巷是指居民区和城镇中交通功能较完善、两边有房屋的、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地方。一般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胡同也叫“里弄”“巷”,一直通往居民区的内部。济宁的街巷胡同有几百条,形成于元、明、清、民国时期至改革开放后的各个历史时期。

小南门蔡树农篆刻

●作者简介

蔡树农

西泠印社社员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小南门

位于任城路(现更名为王母阁路)南首,为古任城的南门,因济州城也有南门,为区别俗称此为小南门。

济宁著名的主干道,记录了济宁的历史文化流变。“常青路,年建路,曾名为兴无路,年称常清路,因著名的常清观而得名,现称常青路,是一种讹变,常青虽然好,但不是地名的本意;吴泰闸路,年建路,曾称备战路、国防路,年以明代府河上吴泰捐资修建的闸而得名;红星路,历史上曾名为马王庙街、学门口东街、城隍庙街,年因*分区驻扎此地,取红星闪闪照征程之意;共青团路,年扒城墙填护城河建路,年以共青团和提倡青年义务劳动而得名,记录着济宁青年团员的事迹;太白楼路,中段为古莲亭、小土山旧址,年扒城墙填护城河建路,曾称七号路、革命路,年以本路上著名的太白楼而闻名;运河路,旧称姜店街、小闸口东街、纸店街、津浦北街,年改为今名;建设路,原为农田和大教场旧址,年建路,年以建设社会主义得名;古槐路,为旧城内的北门大街、红牌坊街、南门大街,年展宽建路,以山阳古槐命名;任城路,历史上曾称吉市口、扁担街、福瑞街、小南门里街,年展宽建路,以古任城旧址命名。”谈到济宁主干道的发展变迁张培安如数家珍。

共青团路焦新帅篆刻

●作者简介

焦新帅

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共青团路

南起太白楼路,北至常青路,长约3.63千米。年扒城墙填护城河建路,年以共青团和青年义务劳动故名。该路北段建有济宁市体育馆和全民健身广场等大型体育健身设施,为城区的主要体育活动中心;该路南段与太白路交叉口俗称“阜桥口”,周边有大量商业设施,为全市重要的商业中心。

古槐路、任城路和荷花路连接在一起,这条长长的路把山阳古槐、南池公园、太白湖景区串联起来,见证了许多济宁人的生活变迁。“小时候,放学经常路过古槐路,傍晚小吃摊开始热闹起来,夜市的烟火气息陪伴我整个童年。现在夜市没了,但那棵古槐树一直都在。”市民万先生说。

年,市民*局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地名普查。张培安说:“普查历时两年,当时的统计数据是中区4乡4个办事处,72个居委会,条街巷胡同,59个自然村,面积38.97平方公里。4年开展了第二次地名普查,相较之前的普查结果,济宁街道的数量增长了数倍。”从地名街道的变化,也能看出城市的发展格局已经焕然一新了。

:王艳茹

作者/来源:济宁晚报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甏文化济宁晚报今起开设印证济宁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