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强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富高美强”的新江苏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江苏作为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角。年虽然受到疫情以及国际贸易不利宏观形势影响,江苏经济总量成功突破10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之后,全国仅有两个GDP十万亿省份,人均稳居全国省(区)第一位,在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江苏将勇立潮头,走在全国前列。
重点支持打造“一群两圈”江苏将不断提升城市圈、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城市多层发展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城镇之间的要素流动、协调发展、合力分工。根据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将重点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其实早在年江苏省就已经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意见》,对扬子江城市群的定位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从目前来看,城市群整体实力尚可,但城市群的品牌知名度,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扬子江城市群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8市组成,常住人口万,实现经济总量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5%和77%,城市总数占全省13个地级市的三分之二,可以说整个长江江苏段对全省经济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发挥南京核心引领作用,“十四五”规划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时还将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虽然南京偏距江苏西南,三面被安徽包围,位置略显尴尬,但作为江苏省会城市,近年来在城市打造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其中建设南京都市圈就是非常好的说明,目前都市圈成为第一个国家批复的跨区域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金坛、溧阳)以及安徽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9市,常住人口万人,GDP亿元,人均GDP11.33万。南京都市圈对推动安徽、江苏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对带动安徽片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支持建设徐州都市圈。提升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徐州都市圈,以徐州为核心,沿陇海线为发展主轴,还包括连云港、宿迁、济宁、枣庄、淮北、宿州、商丘等8个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常住人口万,实现经济总量亿元。徐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一样,是一个跨区域的都市圈,未来苏北徐州片区将会成为江苏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另外,苏锡常都市圈作为江苏三大都市圈,其综合实力非常强,但论都市圈发展角度来看,并不是重点打造对象,而是更加注重苏州、无锡、常州一体化建设。
推动“两个一体化”一是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建设。南京、镇江、扬州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成员,依托毗邻优势,在区域一体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该区域将重点打造G创新走廊,宁扬城际、江北至仪征城际通道,以八条产业链为抓手,以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设为着力点,推动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为载体,实现半小时交通圈、一小时都市生活圈目标。
二是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家功能和重要影响的大都市区,推动苏州、无锡、常州三大长三角核心城市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联合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同共享、产业互补、*策互动、区域设施对接。年苏锡常常住人口万人,实现经济总量.3亿元。从目前看,实现苏锡常一体化,关键一环是实现常州与无锡的一体化,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打通断头路。
打造两大城市组团第一个城市组团:苏通跨江城市组团。实现苏州与南通跨江发展,如果说推动苏锡常发展突出一体化,那么苏通城市组团发展更加注重协同化发展。南通与苏州隔江相望,也是江苏仅有两座与上海接壤的城市,经济增速非常迅猛,两市经济总量均突破了万亿元大关,特别是苏州更是突破了两万亿元,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通车,加速了苏通两市组团发展。
第二个城市组团:锡常泰跨江城市组团。其实从官方角度“苏锡常”提的并不是非常多,一般喜欢用锡常泰和沪苏通来表达,即便是“苏锡常都市圈”,关于核心城市的定位一直比较模糊,无锡与苏州到底谁是核心城市的争议也比较多。而锡常泰既能实现跨江协调发展,又是江苏中部支点城市组团,随着常泰大桥的即将完工,无锡、常州、泰州三地将会进一步抱团发展,下一步这三市将打破行*区划,实现交通互联互通,推动江苏中部支点崛起,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