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民间记忆丨揭秘郭应时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精神
TUhjnbcbe - 2024/2/3 20:03:00
今天的太平集村路

年代末,百废待兴。

一天,通往太平集小学的村路上,过去一辆地排车,车上端坐着一位老者,年已古稀,须发皆白。村人惊讶,这不是“小郭秀才”吗?这是要去哪?

许多年后的今天,这位“小郭秀才”的曾侄孙郭肇*还清晰地记得上述一幕。

郭肇*回忆道:“那时候小学高年级缺英语老师,就想到了我二老爷爷。他那时已经行动不便了,就让小学老师拉着去上课。——我经常在地排车旁扶着他。”

村人嘴里的“小郭秀才”叫郭应时。除了对他为人和善,“文化水很深”的印象外,在村人心目中只剩下了谜——他不苟言笑,行迹模糊。问及他的过往,连他的家人也讳莫如深。

直到有一天,郭应时是共产*员,而且是巨野县第一个共产*员的消息传出,村人感到十分震惊。

郭应时是什么时候加入的中国共产*呢?他为什么要隐藏这段光荣的历史?

下面我们走进郭应时,来解一解这段历史之谜。

发文前新发现的郭应时先生晚年照

01.长兄幼弟:入学之谜

在郭肇*父亲瑞藏公所撰的家史材料中,有这样的记述:

二爷爷郭应时,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集人。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年—年在济南入学读书。年在济南第一师范学习。

一个贫农家庭的孩子怎么能到省城读书?——这,要从他的长兄“大郭秀才”应魁说起。

郭应魁,又名占元,字梅岑,年生。为改变家庭状况,自幼苦读,于年考中秀才。但一年后,朝廷废科举,无缘科场。为谋生计,他投笔从戎,于年又考入为宣统培养皇家*官的宪兵学校——谁料时代发展太快——又是一年后,宣统逊位……

但辛亥革命到底给了他机遇,他从此在民国的*界开始打拼。深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生的他,将教育子弟放在了第一位——先后将两个儿子万亨、万协和弟弟应时从鲁西南的穷乡僻壤接到省城济南,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郭应时是应魁的幼弟,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他比长兄整整小了两轮(24岁),甚至比两个侄子还分别小了6岁和3岁!

应魁、应时父母照

俗语说,“长兄比父”,对于这个幼弟,应魁疼爱有加,他独力承担了对应时的教育重责,而且一担就是13年。所以应时能比肩长兄,被乡人目为“小郭秀才”,里面包含的是长兄的滴滴心血和殷殷期盼。

02.时也运也:入*之谜

如果说“应魁”这个名字包含了“理应夺魁”的含义的话,那么“应时”是不是包含了“应时(运)而生”的含义呢?

对于前者,郭瑞藏在其《家史》中有明确的讲述——“魁,魁首……可见曾祖对他(应魁,在科考上)寄予了多么大的希望。”

但对后者,语焉不详。但无论怎样,郭应时成长的时代的的确确堪称“大时代”!王朝覆灭;*阀混战;“大革命”风起云涌,波诡云谲……

年初夏,郭应时走出济南一师的大门时,年21岁,风华正茂。

长兄的“应魁”梦似乎冥冥中碎于时或命,那么等待着应时的会是什么样的前途呢?

我们看一下国民大革命时期(—)郭应时的行动轨迹:

年,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学生郭应时加入国民*。年6月毕业时,在本校经李文翰(李华亭)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同月,返回家乡巨野太平集小学从事共产*的活动。年冬,中共济宁特支书记李春荣到巨野县太平集,找到郭应时,对*组织的发展工作作了具体指示。同时李、郭介绍姬广仁(前邓楼人)入*。

上述引文出自此书

许多年后,郭应时被认定为“巨野县第一个共产*员”(当然也可以是“巨野县较早的国民*员”),并非历史的巧合,这正是那个大时代所造就的。

——我们无需论证,只须把时代的大语境列举于后,一看便知:

年代:国民*改组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北伐,北洋*阀统治结束……

一个简单的结论:郭应时作为当时社会的一分子,紧跟着时代的脉搏而动。

其实,年的济南还在北洋*阀的统治之下,他加入国民*,应该是冒了极大的风险。但就在他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时,头上的*治阴云又是瞬息万变:

前推2个月,是蒋介石的“四一二”;后移1个月,将是汪精卫的“七一五”。

——加入国民*就意味着反对北洋*阀,加入共产*又意味着将不被新的*权所容,这个个头1米7多点的青年能顶起这沉重的压力吗?他将在余下的时间里何去何从?

年初,郭应时和姬广仁到济宁找李春荣汇报联系工作。因济宁特支活动中断,没有联系上。年6月,国民*巨野县*部筹委会建立,郭应时任常委(亦称主席)。他以此为掩护,积极从事共产*的活动,介绍县*部筹委会执行委员安学曾、赵楼小学教员赵广运加入中国共产*。年夏,郭应时因工作不慎身份暴露,先是被国民*巨野县*部监视审查,后被逮捕入狱。从此与*失去了联系……(《家史》)

03.觅渡觅渡:脱*之谜

梁衡在一篇文章中评论瞿秋白:“他一生都在觅渡。”

这种觅渡的状态也体现在当时中国无数的大小知识分子身上。

郭应时也是。他是一介书生,由教育而*治,实在非其所长,所以从脱离北洋*府到脱离国民*府,让人更多看到的是他不停地寻找信仰皈依地的过程。

从年代起,他的名字从中共*员登记表上消失了,但他觅渡的脚步停下了吗?

《家史》为人们揭开了应时入狱前后的行踪之谜:

年在巨野县被捕,送济南*法科在押,以发展共产*员罪(被国民**府)判刑两年10个月,转第一模范监狱执行。年春释放。年—年任(南京)孝陵卫小学教员。年暑假去(南京)燕子矶小学。年返回老家太平集小学教书。

郭应时又从*治回归到教育上来了。但疑问是,出狱后郭应时为什么会选择去南京教书呢?

在《家史》上还有两个人汇聚到南京、年—年这一时空节点上。

一个是瑞藏的父亲万亨公,他年—年先后任南京孝陵卫、燕子矶小学校长。此前,他一直追随陶行知先生搞乡村教育实验,曾任教南京晓庄师范及附小。

另一个则是瑞藏本人:年在孝陵卫小学读书,年转入南京燕子矶小学读书。

三人职业身份为校长(万亨)、教员(应时)、学生(瑞藏),血缘关系却是叔祖(应时)、父亲(万亨)、儿子(瑞藏)!

这就证明出狱后,应时到南京教书,是依附了大他6岁的侄子,更能推论出是大他24岁的长兄应魁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应该是郭应时脱离*组织的一个原因——亲人企图用人伦亲情捆缚住他,让他远离*治漩涡。

中为应魁,右为万亨

附带一则材料: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的夫人郭良玉女士在一篇回忆录中讲到,年前后她去南京谋职,暂住在老家是太平集的宗长郭万亨家中。她对万亨的两个孩子印象深刻——男孩即是瑞藏,女孩叫做琳。

这则材料未提及郭应时,但可以旁证瑞藏公记忆的准确性。

04.渡在何处:晚境之谜

在瑞藏对郭应时的记述中,还有两个不太可解的谜团。

年回太平集教书并继续发展*员,先后在郓城、巨野等地发展了多名*员。

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可以证明亲人们对他的“隔离”与“感化”并未斩断这个执着的读书人的信仰之路。——他并没停下觅渡的脚步。

但从*的组织法角度来看,有点意外。既然他已于年失掉了与*的联系,怎么会以介绍人的身份发展*员呢?

是当时的制度不完善,还是记述者记忆有误?

肇*解释说,后期直到晚年,二老爷爷一直在郓城巨野两县交界处教书,他发展*员的事迹在郓城县的史志上能找到。

后又判刑……后回乡继续教书。

在肇*的印象里,父亲瑞藏和二老爷爷应时关系最好,小时候每每见两人在煤油灯下对谈。所以最了解郭应时的人应该是他父亲。

肇*说,他的曾叔祖、父亲已分别于年,年仙逝。所以隐藏在这段话里的历史谜团已殊难解开……

郭应时旧居

年7月间,笔者与朋友曾驱车赶往巨野县太平镇,在村北寻访到了郭应时先生的旧居。这是个两进院落。靠里的是新修的二层小楼,由其孙辈居住。靠外的两间红砖瓦房,据其孙媳讲,就是她爷爷的旧居。

不久,她又抱出一个沉甸甸的小箱子,从中取出四块印在瓷板上的照片,经辨认是应时的父母与伯父母的。但最终没有找到应时公的照片。不过意外的是,居然翻出了两本流行于年代的武侠小说。

年8月24日,笔者谈及此事,肇*做了补充说明。

原来那两间小屋也是新翻修的。应时公生前住的是土坯房,伸手就能摸到屋檐;当时他住外间,砖头垫成两个垛,几根棍棒横竖架起当床板,再上面是高梁箔,再上面是麦秸,这就是他的床。

“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肇*说。

讲到书,肇*笑了。他说:工作后,每次去看二老爷爷,他就会问:“八一(肇*乳名)啊,捎书来了没有?”

——他什么书都看,《三国》啊,《水浒》啊,孩子们的武侠小说、连环画册,摸到什么读什么。

在同肇*告别前,话题又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

肇*说,当时在讲台上专门备有一张太师椅。老头拖着一条胳膊一条腿坐下,就开始讲课。

“翻到课本多少多少页”是他永远的开场白,然后就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满堂灌”,非常投入,非常急迫。那神情好象是要把满肚子的东西都掏出来一样。

下面就是最后一个未解之谜了——

这位把大半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的“小郭秀才”,这个在讲台上表达欲望强烈,濒老而不衰的乡村知识分子,为什么对自己辉煌的过去没留下太多的话语和文字呢?

夕照下的林地

村北临近小集子的应时家族墓地,墓碑伫立。应魁、应时、万亨、瑞藏诸公都埋葬在这里。在逝去的不太久远的年代里,他们都曾被目为知识分子。

肇*说:“我们这一家子有个堂号,叫‘忍让堂’。”

夕阳西下,树林无语。

悦华海音采写于年8月25日

文中材料援引自:

1.郭瑞藏:《家史》

2.《中共巨野县*史大事记—》

供图:

郭肇*、郭瑞端、郭承跃、郭肇才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记忆丨揭秘郭应时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