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薛口社区,有一位年逾70岁的老书记,如今依然精神抖擞,神釆飞扬,他执着而真诚,坦荡而无私。追求理想,坚守事业是他的品德;践行誓言,奉献人民是他的追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他的性格;敢为人先,奋发图强是他的动力。他是薛恩波,自年担任薛口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17年间,薛口社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薛恩波经常说说:“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群众最欢迎,最能代表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薛口要一致按照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使薛口村的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二线”上“一线”
一干就是十几年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百花争妍,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见到薛书记时,在施工现场找到了他。薛恩波中等个儿,微圆的脸庞,面肤黝黑粗糙,额头宽阔突出,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他穿一身深蓝色的旧西装,裤角和鞋子上都沾满了泥土,远远看去,他既是一个劳动者,又像一个指挥员。
凑着等料休息的空,薛书记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聊起了过往,薛恩波书记是一具有40多年党龄的老同志,20岁那年,他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参军入伍,在部队他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年他被推荐到军校学习深造,因工作成绩出色,他多次立功受奖。15年的军旅生涯给他树立了正确、坚定的人生观,培养了他勇敢、严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公道正派、爱憎分明的思想作风。年,薛恩波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政府机关部门工作,17年的从政经历,造就了他坚定的政治觉悟、严谨细致、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和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年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那时的薛口村(年更名为薛口社区)领导班子涣散,经济困难,村民自来水都吃不上,村里道路狭窄弯曲,污水横流,行人和车辆出入困难,老百姓意见很大。”薛恩波说:“当时老百姓生活仍然比较贫困,人心涣散,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小偷小摸等不良现象经常发生,领导班子涣散软弱,导致村民选举无法进行,村民委员会班子迟迟不能建立,整个薛口村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薛口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乱子村、后进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镇领导和村里的一些党员、群众做我的思想工作,要我把村里的这副担子挑起来……”时隔多年,老书记说到这里,还仍然有些激动。
本可在家中无忧无虑的过着稳定安逸的退休生活,可是共产党员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让他对家乡父老的困难无法释怀,他对自己家乡的这种混乱局面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对镇的党政领导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及冀望,他更无法推辞。
“我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现在退居‘二线’了,在单位没有具体的工作了,但我仍然领着国家的‘俸禄’,我感觉我的身体还很好,愿意继续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一直干到因身体不能干为止,这是我的初衷和心愿。”薛恩波动情地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当时选举时,面对着领导和群众说的就是这番话。
年3月6日,在薛口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薛恩波以98%的得票率,高票当选为薛口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带着家乡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和报答党几十年来对自己培养教育的赤子情怀,受命于危难之时,他又有“二线”加入到“一线”,他全心全意地投身到为家乡百姓谋幸福的工作中去。
想出“金”点子
甩掉“穷”帽子
“薛口村人为什么不团结,天天吵嘴打架,成为出了名的问题村、乱子村?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穷’字。百姓手里没钱花,平日生活都很困难,老百姓看看哪里都不顺心,村干部说一句,老百姓怼十句。就拿俺村的路来说吧,50年没修过,路面坑坑洼洼、弯弯曲曲,各家污水都排到街上,晴天雨天一个样,行人车辆进得来出不去,小商小贩都不愿意来。当年,薛书记接了这个烂摊子,能不能把村里的工作搞上去?群众手里都捏着一把汗……”村委委员薛传健对记者说。
薛恩波上任之初,他从村民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当务之急是解决村民的吃水和走路问题。当时村集体不仅没有分文的集体积累,而且还外欠多万元的债务。为了让大家用上自来水,薛恩波自筹资金,把自来水管道通到每家各户,让全村人都能吃上干净甘甜的自来水,把实惠落实到村民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了村民们几代人的心愿。加宽、平整村内大街小巷,这是薛恩波上任后做的第二件“大事”。薛恩波带领党员、干部和众乡亲,义务出工,拓宽平整街道、修建排水沟、填平污水池、清除垃圾堆和积肥坑,彻底解决了薛口村行路难和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让乡亲们吃上自来水、走上平坦路、生活在干净文明和谐的环境中,这是我最初的想法。后来我在想,这种标准太低了,还要向更高的标准追求和攀登,让乡亲们有钱花、有房住,提高生活质量。当初我就横下一条心,得想出个点子,甩掉薛口村的落后帽子,带领乡亲们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薛恩波激动得说。
建设钢材批发市场,这是薛恩波上任后做的第三件利村利民的大好事。薛口村地处济宁市城区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为了参与和服务城市建设,薛恩波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济宁市城区钢材批发商规模小、场地零星分散,他抢抓机遇,果断施策,于年10月由薛口村投资兴建、占地余亩的薛口建材大市场正式开业运营,当年入驻客商余家,吸纳本村68位农民进场务工,不仅为本村村民提供了一条挣钱的途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年的钢材销售总额都在20亿元以上,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三年时间还清了村委所有外欠债务。
建设美丽家园
共享美好生活
以前的薛口村,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极差,大部分都是50年前的破旧房屋,既矮又小还潮湿,与周边邻近的乡村相比显得极不协调。薛恩波决心彻底改变薛口村的落后面貌。可是实施旧村改造,钱从哪里来?
“我们村旧村拆迁,沒有花上级的一分钱。我们采取盖新房、卖新房,再把卖新房的钱用来搞旧村拆迁。”薛恩波说:“年5月薛口村开始旧村拆迁,年4月份第一期工程——薛口家园,开始建设;年4月全村1余口人顺利入住;第二期工程商品房社区,与年年底完成,年春节前全部入住;第三期工育德家园,这样一个万人社区就形成了。”
如今的薛口家园占地余亩,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社区里建有石砌假山、楼阁亭台,闲遐之时人们可来到石山、楼阁散步、下棋、喝茶、聊天,十分惬意。社区内还建有幼儿园、篮球场、健身场、门球场、羽毛球场、舞池、老年公寓等活动休闲场所。每当夜幕降临,社区内外灯光灿烂,霓光闪烁,唱歌的、跳舞的、打球的、闲聊的,整个社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昔日的穷乡村,如今已变成一个园林式的秀美社区。
从年开始,村集体在获得足够的财富积累后,集中财力为全体村民解决了养老保险问题,按照济宁市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政策,为年龄女满55岁、男满60岁的村民,向济宁市养老保险机构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险金,使薛口村村民也能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养老待遇,当村民们拿着存款折每月到银行领到国家发给的养老金时,使大家感受到了和城镇居民一样的荣耀。
全村人人每月都有生活保障金和医疗保险;对60岁以上的老人,村委每月发给本人元的养老金;60岁以下每人每月发给元的生活费,7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还要发给本人生活补助金;村委每年免费给70岁以上的老人,定做两身冬夏服装;对村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每月给予生活补助,全年免费查体、理疗和取药打针,在薛口村,从幼儿一出生,就能得到村委的生活保障金和医疗保险;幼儿入学所有消费全由村集体承担;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入伍青年,每年都有万元以上的奖励;对于村民水电费以外的一切物业管理费用,都由村集体承担;全体村民都加入了村股份制,人人年终都得到分红;人人在社区都有活干,按劳计酬,多劳多得。人均年度平均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真正做到了村民们有房住、有钱花、有车坐、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村民的幸福感、生活质量,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是薛口村人,我的根就在薛口村,作为一个入党40多年的老共产党员,能为薛口村的父老乡亲们多服务几年,让我们的家园变得幸福而美好,这就是最实际最有意义的工作,这也是我的最大心愿。”薛恩波说。
薛口社区十多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是济宁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曲中一个激扬的音符,也是薛恩波这忠诚的领头雁带领全体群众自强不息、昂扬奋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