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夜渐晚,暑热消散,车水马龙后的脚步悄然放缓。再到济宁,别有期待,云雾缭绕的心空慢慢放晴。晚八时许,表哥说要带我出去转转,去哪?就去离他家不远的“运河南岸街”。
捎带酒意,稍有新奇,径直走过烟火气浓重的税务街,穿过人来人往的古槐路,站上再熟悉不过的“南门桥”,表哥伸手一指,运河南岸街到了。
众所周知,济宁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被古老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同为运河上的璀璨明珠,素有“江北小苏州”的美誉。不可否认,与时俱进的城市都在朝着全面现代化的大方向奋进,在市里找一个能够怀旧的地方着实不太容易。生活亦是如此,有得就有失,有喜必有忧。
在南岸街的街口,就看到几位跳古典舞的年轻姑娘,身姿婀娜,水袖翩翩,将人的记忆一下子拉回好远,与那霓虹闪烁的都市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放眼长望,人烟如潮,花花搭搭,确有一派繁华之景。
沿街而行,烧烤味弥漫,流行乐混杂,烧烤摊一个连着一个,商品店一家挨着一家。蓦然间,人声鼎沸,霓虹炫目,我怎么感觉自己有点儿晕头转向,像是迷路了一样。
猛一抬头,一个灯箱笔直的立于眼前,上面写着醒目的“运河记忆”四个字。是啊,我们的运河记忆哪去了?遥想当年,运河上应是樯桅林立百舸争流,岸边应是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岸头应有茶馆面馆、货郎挑子、捏糖人的、唱大戏的……而不是喝扎啤的、撸串的、蹦迪的……既然打出了“运河记忆”,为何不让它再老一点、再有味道一些呢?
从灯箱处走到岸边眺望,运河上灯火变幻,水雾氤氲,树影斑驳,着实有人情世故可忆,也有诗情画意可寻。驻足静观,波光粼粼,水声潺潺,高楼大厦的影子全在水面上晃晃荡荡,犹如吃醉了一般,穿梭的人影在波纹将重重叠叠,到底是太过复杂了。驻足的十多分钟里,水上竟没有一只船儿从眼前经过,载不来一抹抹记忆也就算了,还载不去心头的一丝丝渴望……后来,在返途中见到一只画舫,一溜烟的工夫便飞逝于视野当中,弄得人心里七上八下。
说实话,南岸街上的那个大碗茶摊很是抓人眼球,八仙桌,青瓷碗,大水壶,每一件都能唤醒记忆,都有可触碰可捉摸的感觉。若是在那桌前一坐,二郎腿一翘,青瓷碗一端,大红袍的茶水一抿,运河的记忆准能回来。只可惜天色已晚,只可惜心潮已平,影影绰绰,匆匆忙忙,后会有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但愿运河南岸街可以多还原一些原汁原味的故事,能够多呈现一些地地道道的风土人情,也好让的日新月异的城有个怀旧的好地方。有朝一日,再去走走。
作者简介:马加强,微山县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陆续有作品在《诗潮》《三角洲》《神州文学》《微山湖文学》《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