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凯平
2月15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政策新措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解读《济宁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抓住国家和山东省建设现代水网的机遇,加快构建济宁市现代水网,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及工作要求,济宁市城乡水务局组织编制了《济宁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对现代水网建设高度重视,年1月,省政府以鲁政字〔〕22号印发《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明确了山东省现代水网规划的目标、总体布局及主要任务,并提出“加快构建完善省级骨干水网和市县水网,与省级水网规划有机衔接,确保发展方向、目标指标、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协调统一、全面落实”。山东省已入选全国首批省级水网建设先导区,济宁市正在积极争创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建设先导区。
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水网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作出批示“要以高质量现代水网建设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强化项目支撑,加快水系连通,深化综合治理,打造独具济宁特色的现代水网,全面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市城乡水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济宁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期间多次向省水利厅等上级部门沟通汇报,征求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18个市直部门及14个县市区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并邀请省市专家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规划》进行了专家评审。目前,市城乡水务局正在按照《规划》有序组织实施。
根据《规划》,到年,济宁全市现代水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运及沿河路网初具雏形,水网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不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新增供水能力3.7亿立方米,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3.2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38.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9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7,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天,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城乡供水一体化率98%,5级以上堤防达标率77%,水土保持率达到92%以上,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90%,中型及以上水利工程运行工况和安全在线监测率90%,三级及以上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km。
到年,建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济宁现代水网。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基本达标,水生态环境美丽健康,水网智能化调控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规划》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健全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主线,以骨干河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骨架,以河湖水系连通和灌排体系为脉络,以重点湖泊水库为节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控为手段,统筹水资源配置、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兼顾通水通航,形成“一干六支、两湖百库、三引四调、六网融合”的市级水网总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