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0日是第33个“中国学生营养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
“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
济宁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可使身体健康、茁壮生长。
一、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学龄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学龄儿童应了解和认识食物及其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逐步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和习惯,传承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和礼仪,提高营养健康素养。
二、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一日三餐的合理和规律是培养健康饮食行为的基本。三餐进餐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早餐要吃好,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25%~30%。营养早餐应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至少三类;午餐要吃饱,午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30%~40%。午餐包含主食、肉类和蔬菜,用餐时不能挑食和偏食,营养全面才能健康成长;晚餐要适量,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30%~35%。晚上体力活动少,而且准备进入睡眠,所以晚餐一定要适量。应多吃蔬菜等清淡食物,不要吃得太油腻。三、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足量饮水可以促进学龄儿童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学习能力,而经常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他们发生龋齿和超重肥胖的风险。要合理选择零食,挑选健康零食,玩耍或看电视等时间,不吃零食,睡前半小时不吃零食。每天饮水—ml,首选白开水,建议儿童每天饮水量约ml。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四、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学龄儿童的营养应均衡,以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偏食挑食和过度节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暴饮暴食在短时间内会摄入过多的食物,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超重肥胖不仅影响学龄儿童的健康,更容易延续到成年期,增加慢性病的危险。
五、保证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充足的睡眠与减少静坐时间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间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保证每天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其中至少3天要达到高强度;减少静态行为,每次不超过1小时,每天视屏时间少于2小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维生素D体内合成,还可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六、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生长发育
充足睡眠对学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免疫力,有利于生长发育;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保证大脑休息,保障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学习注意力更集中;经测试,睡眠充足的同学比睡觉不充足的记忆力要高。每天睡觉和起床时间要固定、睡前不要吃过多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睡前习惯或者入睡流程、不在睡前看电视和其它电子屏幕等。小学生每天建议睡10小时以上,初中生每天9小时以上,高中生每天8小时以上。
来源: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
视群众为亲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