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没吃过甏肉干饭,别说你来过济宁
TUhjnbcbe - 2024/10/7 17:30:00

济宁美食的代表,非甏肉干饭莫属。

“甏”是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器皿,一般用来盛放物品、腌制食物。“甏肉”顾名思义,就是用甏盛放、烹制的肉。“干饭”指米饭。“甏肉干饭”说得通俗、形象一些,就是将用甏烹制的肉,放在米饭上一起吃。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济宁,可能对“甏”这个字比较陌生,不敢张口读。可是在济宁,哪怕一个三岁孩童,也能清晰地说出它的读音。因为甏肉干饭对济宁人来说,不是偶尔用来打牙祭的美食,而是家常便饭。

甏肉干饭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北宋时期,水泊梁山成了好汉们的聚义地,随着梁山名气增大,投奔而来的英雄人数剧增,普通炊具做饭量少且慢。厨房伙计无奈之下,用腌咸菜的大甏充当炊具,把大块五花肉放在甏中,加老汤、佐料,用干柴引火,木炭作燃料,慢火细炖,甏内逐渐如玛瑙般微泡四起,肉香扑鼻。这样做出来的肉爽滑可口,肥而不腻,再配上高粱酒,满口生津。

甏肉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然而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方式,越发彰显出梁山英雄的豪迈气概。从这种说法看,甏肉干饭倒可以算作水浒菜中的一种,因为直到今天,甏肉仍然是一块块大的五花肉,很多老济宁人仍会在吃甏肉干饭的时候,喝上几口酒。

另一种说法将甏肉干饭归为运河菜,依据虽没有第一种说法那么传奇,倒更加贴切、可信一些。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为济宁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城市开辟了一条对外开放的通道。济宁处在京杭大运河“屋脊”的位置,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在此停留,这不仅给济宁运来了南方的大米等食材,还聚集了一大批船工、纤夫等饮食需求群体,这就为济宁的餐饮发展创造了商机。

此外,治河、治水的最高政府机关也在济宁驻扎,当地有“七十二衙门”之称,政府公职人员也是一个庞大的饮食需求群体。

除了在运河沿岸开设五花八门的各色餐馆外,聪明的济宁人还看到了“快捷、便利”的商机,有小商人把炖好的肉和米饭分别放入两个筐内,用肩挑到运河沿岸和衙门口叫卖。为了保持肉的温度,小商人将肉放在甏中,用木炭炉子温热。没想到用甏持续温热的肉竟然肥而不腻、爽滑可口,非常受欢迎,而且对于船工和纤夫来说,吃肉后更有力气干活。

最早有记载的、最有名的济宁甏肉干饭是“老咬口”家烹制的。“老咬口”名叫赵克顺,于清光绪五年(年)在自家院门口搭起席棚,专门经营甏肉和大米干饭,他也经常挑到衙门口去卖。相传,“老咬口”甏肉有“四不卖”:不到火候不卖,色泽不够红亮不倒掉也不卖。这也体现出济宁人制作美食时的用心和做生意时的诚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制作甏肉干饭的甏被铁锅、不锈钢锅代替,“甏肉”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至今。只是,甏肉干饭已经不仅局限在甏肉上了,又增添了几种特别的菜:面筋肉丸、肉卷、豆腐块、炸鸡蛋、海带等,这些菜都放在煮甏肉的老汤里加热,彼此之间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味。

如果你来济宁,一定要尝一尝甏肉干饭,这一带着历史烟尘和运河气息的美食,会在你的味蕾上镌刻一种独特的记忆。

济宁甏肉干饭与济南把子肉的区别

济宁的甏肉干饭据说起源于水泊梁山。梁山好汉众多,且甚是忠义,喜欢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于是伙夫就把大块大块的肉都扔到大甏乱炖,然后便有了甏肉。济南把子肉的起源相对久远一些,据说东汉末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张飞为了庆祝结义,把猪肉和豆腐及其他蔬菜一起乱炖,把子肉就诞生了。济宁甏肉配料多为药膳,药材清香,色泽鲜亮,不油不腻,口感细腻;济南把子肉浸透酱油的香褐色,酱香浓郁扑鼻,肉鲜咸紧实。两者都是山东的名吃美食,随着时间的演变,两者一直在相互借鉴学习,所以区别并不是很明显,很多资深吃货也分不出来。

*选自《济宁,甏是味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吃过甏肉干饭,别说你来过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