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糁汤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几幅图片,来认识认识这美味的模样。
糁(Sá)汤,又名肉粥,临沂风味名吃,发源于沂州(今山东临沂兰山),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一带,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为众人所喜爱。现为当地传统早餐,已由山东省政府录入《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编号:VIII-85,地区:山东省临沂市)。
清朝康熙《沂州志·秩》记载,糁起源于沂州,初名“肉糊”,后经仿制者越来越多,明朝时期定为“糁”,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糁有牛肉糁、羊肉糁、鸡肉糁三种,后又由汉人延伸出猪肉糁。其中以鸡肉糁最为普遍。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糁汤需熬制整夜,配以打碎鸡蛋,姜末、香菜、香油等佐料。
年3月山东省政府正式发布了第三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临沂传统饮食文化的糁汤入选非遗目录。
关于临沂糁汤
原料:
猪骨、鸡骨、母鸡肉、葱、姜、五香粉、盐、淀粉、大料等
配料:
砂仁、公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广桂、白芷、良姜、花椒等
做法:
临沂做糁更加讲究,临沂糁对火候、时间、搅拌、工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头一天选料,夜里制汤,次日早晨才成糁。(所以这也导致糁汤成为一个频临失传的舌尖技艺,因为正宗口味复杂,时间长,导致很多简易而不正宗的口味出现)原料主要以肉、葱、姜、五香粉、盐、淀粉等为主,有的加进砂仁、公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广桂、白芷、良姜、花椒等中草药,以增加温脾健胃功能。有的糁铺用料多达40多种。做糁用的锅也不同于一般的锅,它比一般的锅要大几倍,和普通锅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有颈,所谓的颈就是在锅的上面用不锈钢圈出一个高50厘米的脖子,据说这是为了防止跑香味。
其实,做糁的学问主要在汤上,许多糁铺都是世代相传,汤料都是百年老汤,可谓老汤里面加新汤“汤汤不息”。另外,煮汤用的锅盖和柴火都有讲究。做糁用的锅盖必须要用柏树木做;烧汤的柴火也要用果树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临沂糁来。正宗的济宁糁汤还配以碴子肉(剔骨肉)用葱、姜、香菜、酱油、醋等佐料调着吃,作为喝糁汤的配菜,临沂糁汤也是口味也是别具一格、最具正宗。
吃法有讲究
食用时,用长把勺盛入碗内,淋上香油,汤面上撒一把香菜、姜末和滴上几滴香油。此汤经反复煮熬,不腥不膻,鲜美可口,香味俱佳。它没肉却比肉要香,原汤原味,浓香诱人。由于此汤以多种肉类为主,又加以数种配料,热量高,味道全,冬季特别受人欢迎。糁的用肉,古代仅用牛、羊肉,后来汉族人又制作了猪肉糁。其中以鸡肉糁味道最佳。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油饼、烫面角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
糁不仅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有祛风驱寒、开胃、利尿、止呕等功效。
在临沂你随处可见这种小糁馆,好吃不贵,到沂蒙不可不吃的一道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