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12月2日山东讯11月30日上午9时,济宁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在运河宾馆三楼会议室召开,年度济宁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年会。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上半年迎来“五四爱国运动”周年纪念活动,下半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盛大隆重的国庆节阅兵游行活动至今还历历在目、激动不已,10月底迎来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隆重召开。一年来,协会在市人大、市社管局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各位理事单位一起,开展了一些公关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赢得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赞扬,协会的整体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一、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决策和新时代党的主要任务。协会党支部的驻会党员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积极组织学习,对重点问题记笔记、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今天的会议也是协会的一次党员集中学习吧。准确把握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找差距,就是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抓落实,就是要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之,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济宁是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在此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里,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列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突显了优秀文化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程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为此,协会把这项工作列入重中之重,进行了重点安排,理事和理事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协会副秘书长、孔子奖章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邢学坤教授,立足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制高点,创建了“孔子奖章”品牌,先后组织参加了各类活动近次,授予了52位孔子奖章,授予各界人士孔子奖章仁爱奖23枚(含团体奖1枚)、英才奖14枚、淑德奖6枚、文化奖4枚、国际友谊奖2枚、有朋奖1枚、孝德奖1枚,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播。
协会副会长、济宁市儒学与始祖文化研究指导中心负责人任兆海同志在儒学研发方面,完善了骆教授原创的国学经典儿童电影《任城任子》的摄制许可手续,现正筹拍中;并继续做好了扩大世界非遗“仲尼琴道”的公益传播活动。
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甘天栋教授,利用济宁圣地名师师资库平台,研发出《济宁文化的谱系与遗存》专题,除在学院进行宣讲外,还深入到鲁宁监狱、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济宁市读书协会等单位宣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济宁市教育家协会筹备将该课程作为济宁市高校、职业院校的教材,进一步进行推广学习。
三、参与首善之区文明之都建设,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协会为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孔孟之乡要在全国率先打造首善之区”的指示,由协会副会长任兆海同志牵头,会同有关单位策划编写出版了“首善国学”手册,全面介绍了首善国学的缘起架构,一流专家团队,权威信息展示和以前的业绩。
协会副会长、济宁学院原副书记谢安庆教授在“首善之区”推进和建设中不遗余力,受邀参与了“首善之区”理论研究,承担了山东社科规划课题《善德伦理根基与首善之区建设》研究,并在机关、高校做专题讲座等。
协会副会长白毅同志在抓好美景服务公司发展的同时,不忘感恩回馈社会,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持续开展了“青春扶贫 益暖齐鲁”、“情系英吉沙,图书助成长”、“中国儿童慈善日,美景公司助听小不点”等活动。
协会理事单位、鲁网济宁频道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协会的支持下,继续做好了“济宁市第四届模范孝心家庭”评选工作,并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继组织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摄影展、“济宁市书画邀请展”、“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活动”、“打卡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等众多文明建设活动。
协会理事单位济宁瀚塘净水科技公司持续开展了“衣旧有情”废旧衣物爱心捐赠活动。该活动得到了市文明办、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于企业的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给予高度认可和表扬。
四、加强各类教育培训工作,助推各类人才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