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记者孔媛媛褚思雨孔贤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锚定公共资源交易“零跑腿、零成本、零接触、零差评”的“四零”目标,倾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同时,以“零差评”为最高标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满意度。
全流程电子化
交易“零跑腿”
“还有不到3分钟就开标了。”4月15日,山东鸿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中心的负责人赵先朋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参加济宁市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项目开标会议、一边准备其他项目投标文件,他感受到“不见面”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带来的便利。
“我们投标企业现在无需到达开标现场,每次开标只需一台电脑或手机,便可按招标文件要求在线递交投标文件、远程解密标书、在线查看开标记录、提出异议、查看开标结果等程序,投标做到了全程‘足不出户’”。赵先朋说。
与此同时,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标一室内,只有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的几名工作人员忙碌。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福民介绍,依托涵盖所有交易类型、纵向联通各县市区、横向联通各行政监管部门的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全市的市县两级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建设用地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均已实行“不见面”开标。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还配套建成电子保函、投标保证金分节点退付、电子档案管理等辅助系统,推行“电影院选座式”场地预约、“云视通”数字见证、“评定分离”等新交易模式,实现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26个节点全流程“无纸化”,各方交易主体“零跑腿”。
帮企业“减负”
投标“零成本”
“之前规模大的项目采用传统的开标方式,不算来回路上花的时间,光花费在现场的时间就要接近3至8个小时。现在我们可以在公司参加多个项目开标的同时还能做其他的工作,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招标文件工本费、CA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费用,人员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也没有了,每个项目至少减少余元的支出,每年可为我们企业节省成本20余万元。”赵先朋说。
张福民表示,通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审、电子保函应用、分节点退付投标保证金、专家就近参评协调系统、电影院选座等电子化创新,帮助个交易主体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实现“零成本”交易。
齐鲁壹点记者在数字见证室看到,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正通过大屏时刻注视着多个评标室的情况,借助数字见证平台对项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其中在一个评标室内,评标专家正通过远程异地评审系统与金乡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专家实时交流讨论,在计算机辅助评审系统的协助下同步完成资格审查、量化评审等评标工作。当天所有交易项目评标过程中涉及到的评标记录、文件、音视频资料等全部按照“一项目一档案”的原则完成了归档留存,确保评标过程可查、可溯。
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坚持防范化解廉洁风险,探索通过远程异地评审、数字见证、专家费在线支付、评标专家小助手等“物理隔离、智慧评审、自助评审”措施,实现各方交易主体及中心工作人员之间的“零接触”,斩断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可能性,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张福民介绍,中心始终坚持服务至上,以“零差评”为最高标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满意度。
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锚定公共资源交易“零跑腿、零成本、零接触、零差评”的“四零”目标,倾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全力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个,交易金额亿元,同比增加了31%。年,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营商环境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