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究会成为谁?
文/林书传
中国当代水墨持续了五年的展览实践,11月份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特展中,在当下水墨创作的成熟样本下提炼了“档案”与“闭环”两个概念。“档案”是中国水墨年鉴的初衷,通过展览与出版的方式为创作提供有价值的文献,类于“档案”中的归档作用。与此同时,面对隐藏在当代水墨繁荣下困境,提出“闭环”的概念来质疑“档案”的有效性。两个概念的左右互搏也正好对应了当代水墨创作系统的种种矛盾,因为水墨概念的含糊不清,在自我建构,自圆其说的不同语境与标准下逐渐失去了批评对象。在这样一种市场繁荣却批评失语的环境下,我们进而提出了“背包”的概念,这是一个面对水墨创作的青年问题,“青年”不是一个年龄概念,也不是一个用于区别“成熟”与“逐渐成熟”的成长问题。我认为这里所谈的“背包”应该是一个更为具体,把它背放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肩上,是一种有关背负与舍弃的选择,它有关于青年创作,同样表达了一种“青年”野心。
▲展览现场
如果水墨的创作是一项登山的运动,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同连接着历史与未来的重要创作,这是美术史的书写方式。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创作者在面对群山,从不同的山脚开始攀爬会面临两种不同的选择,选择眼前的山,还是选择看不见的山。眼前的山一定是前人走过的山,它可能有台阶,甚至有索道,半山腰也许还有歇脚的小酒馆,这应该是一处景点,而满山的美景都被他们反复咏叹过。登这样的山,我们的背包里面,放上前人绘制的地图,带上少许的零食,再放进去一个相机,我们成为了游客的一员,只是选择在哪里停留,在哪里拍照,选择看日出还是日落而已。另一种山是看不见的山,为何不见,跟个人的视野有关,也跟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对于登山者而言,面对陌生的对象,我们选择去看看,还是选择绕道而行。这种看不见的山不是一处景点,它对个人充满着未知,它没有既定的路线,没有上山的台阶,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处于何处。那么我们的背包里面应该放些什么,一定不会是他山的地图,而应该放着对未知的敬畏,对可能美景的期盼,以及一种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此次有关于当代水墨青年创作的探讨即将在济宁市美术馆展开,济宁隶属山东界,在《孟子尽心上》中有一句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望远,此句话在当时的语境下谈的是个人的视野问题,我们是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是选择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我认为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反而更加有魅力,因为它几乎没有可能性,这就是东山而非泰山的美。时至今日,我们在谈及中国画或是水墨的创作,一直无法抛弃对固有景观的传承与再修辞,我们更多选择背负着一种文脉与历史的重量,背负着学院的重量,甚至背负着老师与市场的重量。重压之下,我们步履蹒跚的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游客。你的背包作为一种青年问题,我们应该选择有必要的舍弃而轻装上阵。
登东山,吾愿与君携手共行。
展览作品
▲边凯作品
▲杜健作品
▲付磊作品
▲高远作品
▲金金作品
▲李中诚作品
▲栗玉莹作品
▲刘少媛作品
▲刘婷作品
▲罗汉卿作品
▲罗玉鑫作品
▲马丙作品
▲马灵丽作品
▲孟哲作品
▲任力翰作品
▲芮毅作品
▲单鼎凯作品
▲孙玮作品
▲王瀚裕作品
▲王晴园作品
▲王霄作品
▲魏久捷作品
▲魏全儒作品
▲吴昊作品
▲吴谦作品
▲武一杉作品
▲席振磊作品
▲肖旭作品
▲闫锡聪作品
▲杨宇作品
▲叶雅静作品
▲于瑜作品
▲赵鹏作品
▲赵子鉴作品
▲周名德作品
▲庄颖作品
济宁市美术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