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济宁市博物馆中国运河之都济宁运河风貌展
TUhjnbcbe - 2021/4/29 21:11:00
白癜风有什么忌口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42.html

各位来宾,大家好,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中国运河之都——济宁运河风貌展,早在长城修筑前的百余年,偏居江南的吴国就已经开始开凿“运河”,到了隋朝,隋炀[yáng]帝利用某些天然水道和一些旧运河段,贯通了以洛阳为中心、以北京和杭州为终点的大运河;元代随着济州河、会通河的开凿成功,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这里我们看到是大运河变迁图,大运河主干航道的变迁一直深受*治中心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治中心的延伸线。

公元前年,吴王夫差为攻打齐国,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公元年,在这条邗[hán]沟的基础上,隋文帝杨坚在扬州开山阳渎进行漕运;随后的十三年里,隋炀帝相继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以及江南运河,共八百余里。至此,以洛阳为中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的南北大运河已经形成。

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迁都燕京(今北京),由于*治中心的转移南北大运河就此改道。从至元二十年八月到至元三十年,相继开挖了济州河、会通河以及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至此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京杭大运河全长公里,途经两市四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沟通五大江河(海河、*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纵贯济宁全境,流经任城、梁山、汶上、嘉祥、鱼台、微山。京杭大运河纵贯我国东部,是世界上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文化地位的象征。

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济宁在整个京杭大运河的中心位置,乃“居运道之中”;而我们的母亲河*河于京杭大运河呈十字交叉走势,她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就在咱们济宁以北的地方。所以咱们济宁是“水路交汇、南北冲要之区”,又是“控引江淮咽喉”之地;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位于济宁境内号称“水脊”的南旺。种种因素使济宁成为了“济宁通则全河通,济宁滞则全河停”的特殊位置。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署常设在了济宁。使济宁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河之都。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京杭大运河上两条重要的河道——济州河和会通河。

首先我们看的这段河道是济州河,济州河是一段从济州(今山东济宁)北至须城(今山东东平)安山镇的运河。元至元十八年(年),元世祖诏差李奥鲁赤及刘都水和精算数之人往济州确定开河夫役,又令大名、卫州新附*赴济州助役。工程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正式施工,至次年八月竣工,河道长达余里,并筑坝遏汶、泗之水进入运河,以助行运。

这是郭守敬在视察勘探河道,郭守敬是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是济宁第一任河道总督。至元十三年(年),郭守敬奉命到河北、山东查勘地势,经四年六次查勘后,规划处将隋唐以来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运河截弯取直,改建经由山东济宁的京杭大运河方案,绘图上奏,获批。

这里展示的是马之贞指挥开挖济州河道,马之贞,汶上县人,祖居河北沧州,至元十七年(年)任汶泗都漕运使。

这是镇水铁牛,出土于济宁城区古运河,铸造于元代。利用神牛镇水有许多传说,一种与大禹治水有关,可追溯到夏代。《中华古今注》:“陕州有铁牛庙,牛头在河南,尾在河北,禹以镇河患,贾至有《铁牛颂》”。另一种是与李冰治水有关,这种传说也可追溯到战国时代。传说战国时李冰治水,开凿都江堰时曾变成披绶白带的牛与江神斗法,江神也变成牛。两种传说虽然时代、人物和情节不同,但都是用镇压洪水的神牛来对付洪水泛滥。

济州河开通后,有两种方式到达直沽(元时城潞为北运河,卫为南运河,两河汇合处为直沽天津市海津镇)。最早由大清河至利津(元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河在利津域地入海)入海,再渡海至直沽。二是由寿张至临清陆运二百里后入御河(卫河)到达直沽。但是这两种方式都不理想,不免会遇到海洋风波,而且临近海口受潮汐影响,常为泥沙淤塞;后一条陆路路程长远,且经牛车跋涉其间,艰苦难行。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会通河,会通河是继济州河开通之后,开凿自东平路须城之安山西南起,经寿张西北过东昌(今山东聊城),再西北经临清与南运河相连接的一段运河河道,全长余里,是唯一一段平地开挖的运河。工程于至元二十六年(年)正月开工,当年六月完成,由元世祖亲自赐名曰“会通河”。济州、会通二河的开通是元代京杭运河南北贯通的标志。

这块是大元新开汇通河记事碑,记事碑位于梁山县梁山镇前码头村,是元代会通河开通的重要历史见证,立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该碑龙头、龟座、碑额篆书竖排两行“大元新开会通河记”八个大字。由于历经人为及自然损坏,碑身上半部文字部分残缺。

这张图片上的闸叫梁山小安山闸,安山闸因坐落在安山镇而得名,是运河在济宁境内最北段的重要闸口,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年),比邻近的南北两闸早近百年。闸口东西走向,闸身南北对峙,口宽4米,东西闸壁宽11米。安山闸历五六百年的风雨剥蚀,运水冲刷,还曾经历过7级以上的地震,如今依然安若泰山。

济宁地处京杭运河的中段,史籍称济宁为“南控江淮,北接京畿”;“处漕渠之中,襟带四方”;“闭则为锁钥,启则为通关”,正是因为济宁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元明清三代的济宁,朝廷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宁市博物馆中国运河之都济宁运河风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