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济宁小闸口河东,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墙缝”街。小巷既有康熙的御笔题诗,还有京省富商豪绅的“入驻”。
小巷长不足百米,两边高墙,狭狭窄窄九拐十八弯,最宽处仅可两人并行,最窄处也需扶着墙,侧着身子挤过去。最窄处白天不见天日,夜晚不见灯火星月,人行其中如入深山老林,静谧幽幽。然而小巷却生气十足,一年四季,晨辉岁月,人来人往。除了人们贪走偏道以外,还因为小巷深处一家名扬城乡的包子铺。
“墙缝”包子店是一家百年老店,有人说起源于明末,有人说起源于清初。这里的包子是老济宁的美食一绝:小巧玲珑,皮薄如蝉翼,隔皮可见馅儿,晶莹如白玉,松酥绵软,风味独特,且价格便宜,男女老少无不喜爱。
据说康熙下江南驻跸济宁时,知州吴桯百般讨好,把墙缝包子端上筵席。康熙见包子形色味绝佳,细细品来,龙颜大悦,连连赞为济宁美食一绝,一连数日,顿顿不离包子。后来回到京城,午夜赶批奏章,肚子饥饿,又想起了墙缝里的包子,一时兴发,遂挥笔赋诗一首:
耿耿星河夜未央,
秉烛挥毫批奏章。
唯愿苍生常是我,
餐餐都有包子香。
墙缝里那风味独特的包子,热闹繁华的景象,使得一些老济宁人久久不能忘怀。
参考资料:
《济宁老街巷》
特别鸣谢:
济宁市委*史研究院(济宁市地方史志研究院)资料信息科
中国工商银行济宁分行尤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