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传统民俗腊八
TUhjnbcbe - 2021/6/24 4:02:00
甲氧沙林液 http://m.39.net/pf/a_5231257.html

辅导员

队员们,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腊八粥的甜香里氤氲着家的味道,酝酿着春节的喜乐。

老师,“腊八”是什么意思呀?

队员

辅导员

一岁之末为“腊”,“腊者,接也”,寓意着新旧交替之意,又有“腊者同猎”,人们会在这时用猎物祭祀神灵祖先,祈求丰收吉祥、福气绵延。

那么,腊八和春节有怎样的关系呢?

队员

辅导员

腊八是春节的序幕,此后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一件事——准备过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和腊八节有关的知识吧!

太棒了!

队员

“腊八粥”的传说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在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一定会让你看花了眼。最为讲究的会在白米中掺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等不下二十种食物。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源于“赤豆打*”的习俗

传说上古时期,有恶*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而人们生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这些疫*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腊八这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的说法。

腊八粥是为了纪念修长城的民工

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

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喝腊八粥牢记祖先勤俭之美德

传说,西晋时有个青年人很懒,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粮了。饥饿难熬的年轻人,遍搜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余的五谷颗粒连同可食的残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勤劳过日。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腊八食俗

在腊八这天,除了大家熟知的腊八粥,在全国各个地方,人们还会吃各种口味多样、丰富有趣的食物,这些美食,真是看得小编直流口水!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泡制蒜。做法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诗词里的腊八节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腊日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岁之末为“腊”,

在我国上古时期,

人们把冬季祭祀神灵、祖先称为“大腊”,

举行冬祀日子被称为“腊日”。

慢慢的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作为“腊日”

逐渐被确定下来,

成为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传统节日。

此时节虽然正值“三九寒天”

但伴着腊八粥的香味

年味也一日日地浓烈起来

严冬过后,

不久便是春天。

伴着美食与美文,

济宁高新区少先队

和您一起享受这属于寒冬的暖意,

憧憬春的到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民俗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