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褚思雨通讯员刘*
济宁在全省首创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服务,将多个助残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残疾人业务事项线上集成办,以数字赋能残疾人事业,不断增强残疾人可感知、可量化、有温度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办理业务件,惠及群众余人,发放补贴余万。
全程网办一次搞定
最快7天就能拿证
“这就全部办完了?其他部门真的不用再去了?”当得到工作人员肯定答复后,一脸疑惑地李建高兴地竖起大拇指。8月3日,在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前,李建接过新办理的《残疾人证》,心里还想着问问怎样办理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事,工作人员一次性全办好了。如此高效的服务,他毫不犹豫地给柜台服务按下“满意”评价键。
半个月前,李建在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山东*务服务网(济宁市)“残疾人一件事办理”平台线上填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表》及有关材料,准备为岳父史大全新办《残疾人证》。工作人员现场审核无误后,告知他们到指定残疾评定机构进行残疾评定。经过医生的评级鉴定,史大全为视力一级残疾,属重度残疾。
“现在,办理残疾证和所有扶残*策都能够网上办理,只需来一次体检定级现场就能办妥全部事宜,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李建说。
济宁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孔维川介绍,该系统是济宁“无证明城市”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成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打通后,资源数据实现共享互通。“以太白湖新区为例,多名持证残疾人是群众中最为弱势的群体,受自身条件等因素制约,出门难。每年,疾人办证、换证、扶残*策申请等事项多件,需要残疾人和家属跑乡镇(街道)、跑医院、跑机关部门,他们对‘无需跑’的服务需求尤为迫切。”多年的助残服务工作经验,让孔维川对他们的切身需求感同身受。
以新办《残疾人证》和残疾人补贴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申请,医院鉴定,鉴定后公示5天,然后由区社发局发证,再依次到医保、社保、民*等部门递交、填写材料,申请相关助残补贴。改革后,申请人只需要在网上发起申请,或由他人线下代办申请,乡镇(街道)和区残联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医院鉴定,鉴定结束残联工作人员即可办理残疾证,一般7到10天左右就能拿证。
“医院评残时,其材料信息同步推送到医保、民*等部门,待审核、审批通过后,即可直接办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无须当事人再次申请和提报材料。”孔维川说。
惠及群众余人
畅通助残服务末梢
“如今国家、地方推出的助残*策好、覆盖面广,不少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文化水平、沟通理解能力等问题,获取信息相对闭塞,逐项提出申请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因不知情未能享受应有的补贴。”济宁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联络维权部副主任刘*表示,去年以来,济宁着手进行“1+N”助残“一件事”改革,市残联会同市行*审批服务局、市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助残服务领域推行助残“一件事”的通知》,全面推行助残一件事“一网通办”。
刘*介绍,助残“一件事”以残疾人证办理为基础,将残疾人证新办、残疾人证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多部门助残事项整合纳入“一件事”,实行集成联办。连通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山东省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济宁市医保智慧医保系统、山东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全流程网上审批。如今,残疾人只需在申办残疾证医院,其余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所有助残服务事项在网上一次办结。
今年以来,济宁持续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聚焦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民*救助等重点领域和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高频事项,应用数据共享、推行电子证照应用。“助残‘一件事’平台的上线,将残疾人所有需求整合在一个入口申请,助残业务在一个平台办理,通过整合、简化、智能处理,平台直接通过数据共享判断和部门间数据交换,一次实现多项助残*策申请;申请人只需填写一张表单,系统自动判断是否符合服务条件,由后台进行审核确认。”济宁市行*审批服务局*组成员、副局长王雪尽表示,改革大大减少申请人申请的次数、提供的材料、等待的时间:从原来的4张表单和15个申请材料融合为“一张表单”、3项材料;从原先法定平均时间需20天减到10天内,压减办事时间50%以上。
目前,济宁各县市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都已设立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实行一表申报、一站受理。自窗口上线以来已办理件,惠及群众余人,发放补贴余万,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