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名誉副主席王石正在进行人生中的又一次冒险之旅。
有传言称,周鸿祎热衷攀岩是王石教的。王石在直播中予以否认。他将周鸿祎称之为“攀岩发烧友”,称周鸿祎是自己喜欢。周在总部旁边建了七八米高的攀岩馆。今年5月出国前,王石尚且不知道俞敏洪也在攀岩,现在他听说,“俞敏洪老师是去周鸿祎那儿攀岩的。”此外,他承认是自己推动了冯仑、王梓木等企业家参与攀岩这项体育项目。
图片来源:万科德英勒教育十六七年前,王石就在自家建了属于自己的攀岩馆。而他当下的新冒险是划赛艇。去年9月,他计划,要在全世界座运河城市划赛艇。行程分两次进行。目前,他已在国内外近60座运河城市划过赛艇,并预计一个半月后,在埃及的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举办COP2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将实现座运河城市的小目标。
8月中旬,当赛艇之旅途经日本时,他通过直播与外界分享了他的赛艇计划、运河见闻、碳中和、旅途中的所思所想。以下由王石的讲述整理而成:
在全世界座运河城市划赛艇
我现在是在日本东京。
这一次我是5月3号出去,之后去美国、欧洲、日本进行了一百多天的百日行。百日行的目标实际上是去年9月出国时开始制定的,要在一年时间内划赛艇。当然划赛艇只是一个抓手,我还希望通过划赛艇来促进环境保护,和全世界的企业、*府、大学的老师、学生一块儿交流,推进碳综合的未来。
这次百日行预计离结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讲质量地完成在座城市划赛艇,一年是达不到的,预计再加一个半月,总共13个半月。我预计,在今年埃及萨姆萨伊赫这座城市举办COP27之前,座城市的赛艇之旅是可以完成的。虽然超支了1个多月时间,但是目的是达到了——目的本身是通过划船进行交流、促进友谊、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即使是疫情情况下,我们还是收获满满。
运河不仅能运输货物,还是交流、网络的载体,体现包容的概念。运河文化和传统历史密切地结合。基于这一点,我从年在剑桥访学时,就开始推动划赛艇。
很多时候划赛艇是在固定的赛艇赛道上。但慢慢地,我们将之与运河文化结合起来,我们在运河上划。我们这次的赛艇主题,就是要在全世界个运河城市划赛艇,赛道以海为主,也有运河。
再加上我有一个背景,年~年,我曾经当选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所以在全世界也建立了很广泛的联络渠道。去年,虽然在疫情期间,为了加强对外的交流,推广生态环保,尤其是碳中和这样的未来经济发展模型,我们借着运河和划赛艇开展对话、交流。
从去年9月提出来,我开始有意识地组织赛艇队,深潜学校我们的教练员、学员和管理者一起组队划赛艇。去年在国内完成了19座城市。它们是座城市的起点。之后,年11月COP26(于英国格拉斯哥举行)时,我们又在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的运河上划赛艇,这里等于是有了三座城市。
在之后,我们又先后在阿联酋三座城市、新加坡两座城市划赛艇,加起来就是24座城市了。
图片来源:深潜运动健康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3号,我们第一站到美国,从美国华盛顿DC开始,之后到芝加哥、波士顿、纽约,完成四座城市。之后又飞到了欧洲,包括退欧后的英国。最后一站是日本。
目前,我们已经到达了接近60座世界的运河城市。刚才我介绍,预计要在埃及沙姆萨伊赫COP27之前完成座城市。届时,我要在这次大会上的中国企业馆给大家做一个成果案例进行展示。
他们所说的运河都是在和威尼斯相比
我很想讲讲我对于一些运河城市的感受。
第一个故事,我们知道国际上有名的运河,如苏伊士、巴拿马。但你很少把它叫做苏伊士大运河、巴拿马大运河。在我们的认知里,大运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所以我显然是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进行交流的。当时在瑞士,全球最大的环保组织基金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总干事麦克,一个意大利人,他和我交流大运河文化。我谈到,我们要到全世界的大运河去划赛艇,还聊到环保、生态、生物多样性。他听得兴致勃勃。但是我发现,每当我讲大运河,他就跟我谈威尼斯。
图片来源:深潜运动健康我知道威尼斯是个运河城市,但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为什么我说到大运河他会谈到威尼斯?后来我们交流了半个小时,我才发现,他理解的大运河就是威尼斯大运河。我们印象中的威尼斯是座运河城市,但是在欧洲,在国际上,他们把威尼斯的运河叫做grandcanal,与大运河同名。
麦克访问中国不下十几次。他竟然不知道中国有个大运河。他以为大运河就是威尼斯。
我意识到,在世界上,我们的长城、青岛啤酒很有名,阿里巴巴、腾讯现在很有名。但是我们的大运河,人家听到却以为是说威尼斯。麦克举例子,他们提到阿姆斯特丹,会称之为北方威尼斯。我那时才知道,他们所说的运河都是在和威尼斯相比。
这让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国际上推动我们中国的大运河文化。中国大运河现在还在流通,是流畅的,还在经济上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大运河。这是我想到的第一点。
第二点,很多人都去过威尼斯。大家有没有印象,威尼斯运河城市当中最有名的游船,叫什么名字?叫冈朵拉(Gondola)。
你可以一家人,四个、五个或六个人一起乘坐冈朵拉,冈朵拉只有一个划手,他是站着划船的。但你们在威尼斯见过,6个人或者12个人划冈朵拉吗?
我们到威尼斯自然是为了划赛艇。在威尼斯,我们12个人,就站船两边儿,一边儿6个人,划冈朵拉。威尼斯传统上的赛艇就是冈朵拉,分六个人或十二个人来划。
图片来源:深潜运动健康非常不好划,非常不容易。难在它的支点不易控制。坐着划冈朵拉很像划古代的战船,那时都是奴隶来划。那么大的冈朵拉,人是扛不动的,必须先拖到水边,再由起重机把它拉起来、放进水里。
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威尼斯是商业的帝国。但当时支撑着这个商业帝国的威尼斯海*,在中世纪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崛起之前,是全世界的No.1,世界上最厉害的海*就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海*舰队。
这个桥就像蕨类植物在发芽
提到希腊,大家更多地想到古希腊海运。实际上希腊的运河也非常有历史。我们知道希腊文化、希腊文明、希腊建筑,比如巴特农神庙,希腊建筑典型的梁柱结构。还有一种柱子叫柯林斯柱,也很有名。
柯林斯柱出自柯林斯。柯林斯曾是希腊共和国内部的一个城邦共和国。柯林斯运河的故事就发生在历史上的柯林斯共和国。
柯林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这个半岛是一处地峡。当时人们构思在这处地峡挖了一条运河,整个构思的时间非常非常长。直到罗马帝国皇帝尼禄才真正决定开挖。他想当然地动用了个奴隶来开挖这条运河。但是很可惜,他宣布开挖两个月后,他就死了。他走了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个运河上面完全是石灰岩。
石灰岩要往下挖将近m垂直深度,才会是运河。都是岩石,那时候根本就挖不动。那是公元64年。实在挖不动,就放在那儿了,一直放到19世纪末。这个烂尾工程烂尾了将近年。
历史上最大最长的烂尾工程,就是柯林斯。这个地峡上的运河停工了将近年。但是到奥匈帝国崩溃之后,希腊又开始提出重修它。最后是奥地利人出钱修了12年,才把它修通了。那时候希腊人已经没有钱了。
尽管石灰岩往下凿了90多米,但是运河不是很长,仅长6.3km,运河水面宽24米,运河内的水深达8米。又深又窄。它体现在经济上的价值并不大。就是这么一个大的烂尾工程,最终修完了之后基本没有用。
但是你到那儿去看了就会发现,虽然(它)对于运输而言没有用。但是它上面修了很多桥,在垂直将近m的地方甚至可以蹦极。除此外,一年一度的世界大赛也在那里举行,不是划赛艇,而是划皮划艇。
我们现在正在探讨,准备在那儿用6.3km的运河举行一场世界性的划赛艇比赛,得到了希腊赛艇协会的积极响应。尽管柯林斯运河在海运上的商业价值很有限,但是千岩峭壁需修补或固定,维修的船要通过运河,而运河上的桥高高低低,有的桥离运河很低,船只怎么经过?
让桥沉下去。
我在全世界看过这么多桥,有很多桥给船让路的办法,比如转弯儿过去,也有从中间向两边儿打开的。但是我从来没看过一个桥,沉到海下面。桥两边的绞盘,能让整桥身沉下去。船开过去了,桥再升上来。
现在来看,它的机械工程设计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它设计让桥沉下去的做法很巧妙,一沉沉五六米。
我这次还在伦敦看到一个桥,这个桥让我开眼了。这个桥不大,桥下是要过帆船的。有桥的时候,船过不来。于是,这个桥就像蕨类植物发芽,也有点儿像小提琴的琴头。船过来的时候,桥逐渐在半空中卷成一个圆,非常艺术性。船过去之后,桥再慢慢慢慢伸展打开,就像花、芽、草等植物生长,平躺后又成了一条桥,太美了。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一座桥。这种美是动感的。桥是谁设计呢?是英国当红设计师托马斯(ThomasHeatherwick)。他之前还设计过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蒲公英”。
莎翁与运河
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如果你去过莎士比亚的家乡斯托福特,你一定会纳闷为什么这么小的地方能出这么大的文豪。
英国是一个有运河网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前,它主要的运输是靠运河。而恰好,莎士比亚的家乡斯托福特是座运河城市,是运河网上的枢纽周转站。它不仅是经济交流的一个中转枢纽,由于人员、文化往来,这里也酝酿、造就了像莎士比亚这样的大文豪。
莎士比亚出名之后,有专门的基金会在莎士比亚的家乡建了一个运河公园。我去过不止一次。
万科在英国的投资项目都不是很大。我们投资了十几个项目,我们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和莎士比亚有点儿关系。
这个项目在泰晤士河旁边,是一个综合体,有写字楼、酒店、商场、公寓。当时项目往下挖着挖着,出现问题了,突然不让挖了。停工的原因是人们发现古董了,发现了什么古董呢?发现了莎士比亚在伦敦的第一个剧场遗址。
按照我们的经验,我们惨了,因为我们是发展商,但是发现古董了,要保护古董。
没想到的是,我们请相关部门来鉴定。他们的回复很简单,很好,你们继续开工吧,只有一个要求,你把挖出来的遗址做成地下室、把它保护起来,而且,它可以成为一个参观点。
整个团队都没有想到,最后发现文物保护可以很复杂,也可以这么简单——既然你是买下了整块土地,不能因为保护遗址而不让你开工。怎么保护呢?就把这个地方加固成一个参观点。不但没有影响工程,而且成了我们整个项目当中的一个网红点。
伊利运河和基尔运河
我们这次第一站是去的美国。大家知道不知道美国最著名的运河是什么?
不是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你不能把长江说成是运河。亚马逊也不是运河。
美国最有名的运河是伊利运河。它也是全世界第二大运河,第一大是巴拿马运河。
伊利运河和五大湖是有关系的,伊利运河把五大湖和纽约的哈德逊河连在一起了。正因为伊利运河,纽约港一举超过了波士顿港,成为美国第一大港。也正因为伊利运河联络了五大湖,把整个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广袤的农业新型城市连在一起,使纽约不仅一跃成为美国的第一大港口,更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不仅是贸易的运转地,也取代英国伦敦成为经济金融中心。
当然很可惜,由于铁路、高速公路出现,这条运河在衰落。现在这条运河已经被高速公路、铁路取代了,成为一个旅游景观。但我相信,随着碳中和时代的到来、经济时代的到来,伊利运河一定会重新焕发青春。
世界几大运河的吨位排名。除了第一的巴拿马运河,第二的苏伊士运河。第三是谁?
基尔运河。
科林斯运河宽24m,所以它现在基本没有货运的用途。再大点儿的船过不去了。而在中国的大运河上,我们最大的船运量是吨。巴拿马和苏伊士的运量是十几万吨。基尔运河能过4万吨吨位的船。
从环保生态来讲,运河上的船消耗的能源比较少,所以从运输的角度看,运河应该还会发挥作用。
吨位越做越大,单位消耗的能源就越小,减碳的效果就很明显。所以我们将来碳中和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提高能效,更少的消耗,船运要比陆运、空运耗能小得多;第二,在水上运输当中,船越大,它每一吨运输的运送成本越低、耗能就越少。
我们再回到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大运河。大运河还在发挥作用。比如山东济宁的运河、江苏的运河、浙江的浙东运河一直在用。但大家知道不知道?运河还得承担交通运输。那么问题来了,江苏段京杭大运河上的吨位,占江苏运量(包括铁路、公路、运河等)总量的比例是多少?
是70%。
虽然运河的运输速度慢,但很多东西不需要运得那么快。比如说钢材、水泥、木材这些大抛物占的地方非常大,也非常重,煤等大宗也还是靠运河上的船运。
我们想说什么呢?如果咱们中国的大运河要发挥南北沟通的作用,让运河和环保生态结合在一起,显然中国运河要拓宽,增大吨位,至少从吨增到吨、1万吨、2万吨,让我们南北大运河焕发新的青春。
节奏把握一定是该快的快,该慢的慢。谈恋爱的时候,你让它慢也慢不下来;但是恋爱了,结婚了,过日子得一天天过。
不妨再讲一个小故事,就发生在基尔这座港口城市。我们当时计划周末到那儿去划赛艇。我们一联系,对方告诉我们,周末放假没有人,你们星期一、星期二再来都没有问题,有人接待。
但我们看时间安排不过来,只有周末有时间,于是我们就开车,准备到时候再说。因为过去有“硬闯”的经验,你是划赛艇的,大家在一起很亲切,而且我还有一个亚洲赛艇协会主席的头衔。
我们就到那儿去了。码头上看到有一家三口人正在晒太阳。我们去搭讪,他说他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们就说我们想划赛艇,但我们也知道今天不工作。对方就通知了经理,经理说我就住在附近,20分钟我就到。
经理到了后说,那这样吧,反正没人接待,我们把艇库打开,你们自己划吧。他说我就不陪你划了,我们在岸上看你们划。
我们划的很开心,划完之后在一块儿聊天,邀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个有趣的地方吃饭。他说我领你们去。
他带路,请我们去到运河上的一座大桥。桥上的大吊箱起摆渡的作用。大吊厢贴着河过,这个吊箱多大呢?上面可以停两辆车。所以每一次吊箱可以装两辆车。其他车就等着排队吧。万吨船过来的时候,他的吊箱就被拉上岸了;等到船过去了,吊厢再回来。
于是,我们就在基尔运河旁边的餐馆一块儿吃饭。突然听到国歌声,国旗升上去了。一看港口,原来是中国的船过来了,所以升国旗奏国歌。我们很激动。
接下来又要奏英国国歌了,你看英国国旗升上去了,英国船又过来了。
后面我们才发现基尔运河是国际运河。二战之后,它完全按照国际公约的方式,哪国船过来,就奏哪国国歌,升哪国国旗。
“哎呀,我被现在这样的关系、*策伤透了心”
整个疫情期间,我们基本都少来往了。这次出去之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无论在美国、英国、欧洲还是日本,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世界需要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能感到非常温暖,非常亲切。
无论是见到划赛艇的人,还是生意上的人,*治家或学者,你非常明显感到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和世界融入的这40年,我们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
当然你见过的人大部分是到过中国的,你有非常强烈的感觉,你们一谈到中国,对方第一个就说,我去过中国哪里,我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几乎都是一样的。因为疫情这么长时间没有去了,我非常想再看看这两年中国有什么变化?他们想要再回到中国去看看。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
第二个更明确的感觉是,我在外见到这么多的中国人,中国的年轻留学生、长期工作生活在那里的中国人,不仅仅是亲切,更多感觉是,在哈佛、剑桥等大学,很多学有成就的中国教授都是终身教授,他们在当地非常受尊敬,他们也非常有信心,谈论如何关心中国的发展。因为这两年很少来往了,他们都非常愿意把他们学到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带到中国来。
王石攀岩。来源:人民视觉甚至很明显的,比如我在纽约见到一些和万科合作过的国外商人,或是和我自己公益环保基金会合作过的人。我们见的第一面,可以说是非常戏剧性,对方很激动地讲,哎呀,我被现在这样的关系、这样的*策伤透了心。好像有点无可奈何。
但一旦说到生态环保,一听说我们现在中国的*策,中国的变化,无论是联合国的还是我现在在做的,他们第一反应是,我们联合起来,我们一块儿来做。甚至大的投资银行,一谈到环保、生态,他们就说,我们正成立一个委员会,现在就缺亚洲企业家。哎呦,你来了,只要你同意,我们现在就把你吸收进来。是这样一种气氛。
饮食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咱们再想想“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我们知道阿姆斯特丹运河很发达,人们往往都会坐上游船。
当地有一位原来万科的老员工。她远嫁德国,就离开公司了,她热心地给我们安排了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小游船上吃饭,我本来不以为意,心想自己曾在最浪漫的法国塞纳河上乘坐游船,在运河上旅游太慢了。但对方安排,我也不好拒绝。
这个小游船最多不超过五个人。下午4:00上船,看沿岸风光。一个小时之后就到*昏了,我纳闷了,因为小船上没有厨房,就一个船长在开船。我心想,晚饭谁做饭呢?
6:00了,船靠着运河旁边的一个小码头。然后,非常正规的餐馆的服务员端着菜送到船上来了。
我们看到,第一道菜是挺好,挺正规,但是好像不够,有一瓶香槟。吃着吃着,又过了一小时,船又靠岸了,服务员过来把这些餐盘收走了,把另外一个餐厅的主菜端上来了,这次很丰盛,我吃得很开心,我惊讶还有这样吃饭的。
船再往前走,基本上天快黑了的时候,它又靠岸了,服务员收走了餐盘,又送上了餐后的点心。我说这个长见识了,它的游船将沿途不同特色的餐厅结合了起来。做法非常聪明。
还有一件事很能体现饮食的文化差异。当时是在日本,中午吃烤和牛。我跟朋友说,给我来两头大蒜,服务员听半天都没听明白,说你要什么蒜?是蒜泥、蒜片,还是烤蒜。
我想要的不是烤蒜、蒜泥、蒜片,就是大蒜头。但他听不懂,他把主管叫过来,我们又说了一遍,他主管也听不懂,就把大厨叫来了。大厨总算明白了,你要整头蒜。我们吃着烤牛肉,我就放慢速度等着大蒜头,你知道吗?山东人把牛肉和生蒜嚼着吃。
但生蒜始终没上来。好不容易我都快吃完了,蒜头上来了。餐厅给了几瓣煮熟的蒜。煮熟的蒜那怎么吃啊?味道完全不一样。
饮食的文化差异真的很大。再说到吃螃蟹,日本吃的螃蟹叫毛蟹,咱们说的中国的螃蟹,是大闸蟹,阳澄湖的大闸蟹。我们就冲着毛蟹来吃,兴致勃勃,一人一个地吃。这个毛蟹的肉是不错。但是很可惜,它没有让我们经历蟹的拆解过程,端上来就是拆解得干干净净的蟹肉。不过瘾。
吃蟹的爪子,怎么拿剪刀岔开;吃蟹*,怎么抠出蟹*。没这些过程。当然,上海人吃螃蟹,吃完还得把完整的空蟹壳摆在那里。我们当然比较粗了,不可能像上海人那样吃,但得自己来嚼,自己来抠。(陈睿雅)
所以讲到吃,我觉得实际上饮食文化对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大运河新闻)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辑延晨徐蓉
一读桂艳张莉
制作曹宇
责编肖东
审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