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观音阁街道设置综合服务窗口,由专职社工无差别受理居民申请
近年来,济宁市锚定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加强改进城乡社区治理总目标,加大*策供给、创新工作措施,探索推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社区减负增效、加油赋能,激活了全市城乡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一、背景与起因
社区是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落脚点,是服务居民的第一线、最前沿。从外部环境看,社区不在行*体制之内,但层层下达的行*命令,最终绝大部分都要靠社区去落实,加之部分单位履职尽责不到位,导致一些行*事项无序涌入社区,行*事务多、机构牌子多、上墙制度多、检查评比多、奇葩证明多等问题突出,社区行*化色彩浓厚,社区干部疲于应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制约,居民群众反映强烈。从内部运行看,社区服务大厅里,*建、民*、计生、社保、残联等工作,每个条线都有专人负责,这样分割的好处是内部运行职责清晰,工作人员熟悉*策,条线管理上下顺畅,但是社区工作者除了守在社区处理条线工作外,做不到“访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同时,居民办事手续繁琐、因不熟悉专门窗口职责跑腿多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明确职责范围、优化内部运转、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直是社区治理的头等大事。
二、做法与经过
济宁市创新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进一步厘清社区权责边界,让社区回归基层自治组织本质,使社区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百家门、访百家情”,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同时,探索推行社区“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延伸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放管服”改革触角,整合基层服务资源,简化居民办事流程,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一)划定职责边界,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准入清单。加强对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事项的组织保障,制定《关于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充分发挥市城乡社区治理和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全面梳理本单位通过社区履职事项,按照无法定依据予以撤销、能合并予以合并原则,明确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事项,制定社区依法履职工作事项、依法协助*委*府工作事项“两项清单”,梳理规范社区工作事项32项。
二是规范准入机制,动态调整准入事项。坚持注重程序原则,明确社区工作事项准入申请、核准、退出、监督管理等内容,建立起流程清晰、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准入制度链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明确规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等上位法前提下,在市级“两项清单”基础上制订本级“两项清单”。鼓励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服务管理方式,经审核备案后纳入清单予以规范。坚持因时制宜原则,明确要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以及社区管理要求等情形变化,动态调整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
三是强化督促检查,推进制度落实落地。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市对县年度考核内容。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市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核验,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督促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巩固清理成果,杜绝行*权力任性。坚持公开透明,勇于接受各方面监督,将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和社区开具证明清单在社区公示栏公示,设置意见箱,公布举报监督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防止边减边反弹问题出现。健全完善督导检查机制,综合采取一线督导检查、电话抽查等方式,着力发现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工作落实落细。
(二)优化运行机制,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
济宁市在任城区成功试点基础上制定出台实施方案,调整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系统梳理社区服务事项,简化居民办事流程,发展壮大社工队伍,整合辖区人力、物力资源,不断凝聚治理合力,全力实现“只靠一窗口、办好所有事”目标。
一是强化硬件支持,调整服务窗口,实现“一窗通办”。依据办理流程关联度、办理数量多少等,调整社区原有服务中心布局和工作,打破社区服务大厅按条线设置服务窗口惯例,将原来分散设置的专业窗口调整为综合服务窗口,每个综合窗口由社工无差别受理居民办事申请,让居民到社区办事“只跑一扇门、只找一窗口”。
二是加大人才支撑,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社工素质。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打造过硬社工队伍,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人力、智力支持。根据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内容制定社工培训计划,分层级举办专题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分类培训、轮岗作业等方式,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系统培训。实行考试上岗制度,社区工作者通过初任考试后方可到岗履职,确保服务质量经得起群众检验。印发《济宁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专职社区工作者招录办法、薪酬待遇、考试考核、退出机制等内容,落实有关工资待遇,维护社工队伍人员总体稳定。
三是依托信息技术,强化数据支撑,推进“信息跑路”。更好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在社区治理方面的作用,指导社区依托智慧社区自助服务终端等信息化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精细化、综合性服务,提高社工的工作效率。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工作者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疫情防控,通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