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再获佳绩
TUhjnbcbe - 2022/12/30 9:52:00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19/08/299041.shtml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再获佳绩

B03

教育

年11月4日 星期五


  本报济宁11月3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齐福兵) 近日,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团队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这是继去年省赛获奖后再次获得佳绩。


  大赛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是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领域的高水平权威赛事。


  自今年教学能力比赛开展以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在资源调配、技术支持、集训时间、后勤服务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教务处多次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现场或线上针对性指导,进一步优化参赛作品,细化备赛方案;组织开展多轮次展演,强化日常练兵,切实提升作品水平和教学能力。各参赛团队对参赛作品的各个环节精雕细琢,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经过初赛和决赛,学院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技能、出色的答辩表现,力挫群雄,斩获佳绩。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发挥教学能力比赛的示范、促进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巩固、转化大赛成果,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坚持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深化“三教”改革,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体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 济宁一学生荣获“创新之星”

青蓝 相续


  近日,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举办了第十四届“青蓝工程”和第六届“班主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尚,是新教师学习的典范;青年教师热情满满,对教育事业充满期待与憧憬。“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青蓝结对是新入职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队伍互帮互助、团结融洽的体现。


  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胡卫峰 摄


  本报济宁11月3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高德雨) 近日,第二十三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落下帷幕,来自济宁市实验初中的学生井琦在数字创作微视频项目中斩获“创新之星”称号,全国初中组中仅前三名获此殊荣。


  井琦的参赛作品《角落里的光芒》将五年前的亲身经历——发生在*土高坡一个偏远小山村的感人故事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了呈现。该作品在区赛、市赛、省赛层层角逐和较量中脱颖而出,作为山东省“数字创作—微视频”项目初中组的代表,被推荐参与全国交流活动。在国赛答辩环节,井琦准备充分,汇报陈述清晰,答问准确全面,最终勇夺国家级最高奖,被评为“创新之星”。


  据了解,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由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是全国性科技赛事领域级别最高、竞争最激烈、影响力最大的活动之一。本届实践活动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共有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活动中,数字创作类共收到来自各省级活动组织单位限额推荐作品件,其中件作品参加全国线上交流,34件作品作者荣获“创新之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浅议初中语文积累背诵教学


  济宁市第十四中学 李凤娟


  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而积累的最好方法就是背诵,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经典名篇等都需要记忆背诵。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积累背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这就要求教师紧抓“背诵”主线,制定背诵计划,注重传授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喜欢并爱上这种看似笨拙但十分受用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积累任务,制定背诵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年版)把积累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课程总目标中指出:“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其中第四学段阶段性目标这样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四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明确指出,“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由此可见在九年级的语文学习中积累背诵多么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我在开学之初就对积累背诵内容进行了规划安排,并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制定自己的积累背诵计划。这种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做法极大激发了学生积累背诵的信心和兴趣,效果良好。


  二、注重传授方法,提高背诵兴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完成背诵作业,笔者首先向学生传授了多种积累背诵方法。背诵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反复诵读法:谈到古诗文诵读,南宋朱熹说:“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例如学习《龟虽寿》这首古诗时,学习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此诗的写作背景,在公元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踏上凯旋的征途,打算南下征讨荆、吴两地。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作为古人,也已到暮年,但诗人表现出了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然后结合注释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及时指导全班有感情地诵读,把握好节奏和重音,强调语速要稍慢,语调要高亢激昂,这样引领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的豪情壮志。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而且久远不忘。


  2.听诵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一些较短的文章,听诵法顾名思义要突出“听”字,听别人背诵,自己也跟随着默背,这个别人可以是配乐朗诵的名家,也可以是老师同学。听者听要全神贯注,最好还要兼顾语速语调的变化,同时还要比较,每遇错漏之处应及时查阅、及时更正。这种方法对于负责检查别人背诵的组长等同学比较适宜,可使他们在检查中提高积累背诵的熟练程度,也增强了他们积累背诵的准确性,省时省力,一举多得。在班上推广了这个方法之后,不少同学都马上改变了不愿当检查组长的态度,足见这种方法的实用价值。


  3.线索记诵法:线索是指事情可寻的端绪、路径或贯穿整篇文章思路脉络的等,好的文章往往都有线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有的以事情为线索,还有的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线索背诵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式的背诵方法,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选取一些的关键性的词句作为线索,对背诵者起到帮助提示的效果。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狼》时,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情节,找出文章的线索,文章是以屠夫打狼了心理变化为线索的,可以分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部分,把这是部分别板书在黑板上,作为提示来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去背诵,很快学生就完成了全部的背诵。


  掌握了这些积累背诵方法,很多学生渐渐地喜欢上了背诵,认为背诵是一份非常轻松而有趣的事情。语文课上起来也轻松愉悦多了,渐渐地写作水平也明显的得到提高。


  三、检查方式灵活,增强背诵效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背诵兴趣有了,背书的效果如何?落实检查,是一个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检查,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小组齐背法


  四人为一小组,独自背诵之后,再共背同一篇目。如果都很熟练,中间就不会间断。如果有一人不熟练,或者中间背错就会被中断。这样既检查了每个学生背诵的情况,同时也训练了他们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


  2.背默结合法


  逐一检查背诵自然是耗费时间的,因此可以采用在家背诵,课堂上全班一块儿默写的形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检查出学生背诵的真实情况,提高默写水平。这样检查如果默写合格,课下就没有具体的书面默写作业了;如果默写不合格,就得课下再默写一遍。为了一遍成功,学生在家里都能认真背诵,课堂默写情况就比较好。


  3.竞赛抢答法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教学中常常采用电视节目中一些新颖的竞赛方法。例如,“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这种形式,就常常在课堂上运用,有时以某个字或者某个词等为主题词进行小组或个人对抗赛,看谁背出的相关的古诗词多。这种竞赛的方式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背诵积累的积极主动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积累背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积累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和现代文经典名篇,实现“量”的累积,才能形成语感,增强语言感悟能力,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正如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注重积累背诵的教学,逐渐培养学生“博闻强记”“博古通今”的良好习惯。还要让学生明白“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重要意义,更要让学生把语文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把积累背诵由负担变为享受,让每一位学生都达到“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境界,这也将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郭纪轩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再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