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放开鞭炮燃放众望所归,为何各地仍不松绑,
TUhjnbcbe - 2023/1/13 21:10:00

据统计,到年全国就已经有个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另外还有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最近几年还不断有新的城市加入到禁放之列。

相传在远古时期,山中生活着一种名为“年”的猛兽,平时以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东食物短缺,“年兽”就会闯入村庄之中,抢夺牲畜和人的食物。而在人和年的斗争中,有人发现,年兽有三怕,分别是红色、火光和响声。

为了防止遭受年兽的骚扰,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然后在夜晚的时候焚烧竹子,产生火光的同时还能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兽再一次下山时,见到家家都有红光,而且有噼里啪啦的响声,就被吓得跑回到了深山中,再也不敢出来,惊恐的一夜过去之后,第二天一早人们互相之间祝贺道喜,设酒摆宴,庆祝斗争的胜利。以后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段,家家户户就会在门上挂红木板,焚烧竹子,并把这一天称为“年”,第二天早上互相之间祝贺道喜。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挂红木板演变成了春联,焚烧竹子也逐渐演变成了燃放烟花爆竹。第二天早上的祝贺道喜演变成了拜年。

据记载,早在我国南北朝时间,人们就有了过年的时候燃放爆竹的习俗,其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爆竹没有火药,也没有纸张,人们只是在院子里焚烧竹子,借用竹子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噼啪声音来达到驱除邪魔*怪的目的。

到了唐朝,人们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发出爆破之声。后来人们发现将木炭、硫磺和硝石合在一起,装进竹筒中燃放能产生更大的声音,鞭炮的雏形也就形成了。到了宋代,民间就出现了用纸卷着火药的燃放物,爆竹也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模样。

随着爆竹的演变,其代表的意义也越来越丰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诗人王安石这样描写爆竹。《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

燃放爆竹,并不是仅仅为了听个响声,更多的是人们寄托的一种祛邪、避灾和祈福的美好愿望。

最近几年,我们的生活被“疫情”折磨得不成样子,“核酸”、“封控”就像当年的“年兽”一样搞的民不聊生,临近年末新冠防控措施得以优化,各地陆续放开,但却因为大量人员的感染,生活并未恢复正常。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对放开鞭炮燃放的渴望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解除鞭炮“禁燃令”是众望所归,但松绑的地区寥寥无几。

据报道,有网友建议四川泸州解除燃放烟花爆竹禁令,但12月28日,泸州市公安局回应称,泸州的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年1月1日起全域实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合江、叙永、古蔺于年7月1日起全域实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

河南省南阳市生态环境局11月28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答复称,全域全时段禁燃禁放烟花爆竹是河南省*府规定,全省所有辖区全部执行。河南长垣市进一步明确年12月16日起长垣市全市区域内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该通告长期有效。

河北安新县全县年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山东济宁市,年春节期间如没有新的临时管控*策要求,济宁市仍执行《济宁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修正版)规定。

目前已知的仅山东东营和滨州两地在市民的咨询中给予答复,在禁燃禁放区域内,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以及正月十五,这几天的时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在各地给出的禁燃理由中,无外乎以下三个:

1、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环境。就拿安徽利辛县来说,当地生态环境分局介绍,在当地未实施全域禁放烟花爆竹之前,当地城乡居民大量燃放烟花爆竹,造成春节期间PM2.5严重超标,形成重度污染天气,自年实行全域禁放以来,利辛县春节期间空气优良率显著提高。

2、垃圾碎屑、噪音扰民。燃放烟花爆竹除了会造成空气污染之外,其燃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碎屑也会在春节期间随风而起,破坏城市环境,加大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另外,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巨大声响,对于喜欢的人来说是“美妙的声音”,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就是噪音。

3、造成各种事故。烟花爆竹中夹杂着大量的火药,医院都会收治大量被鞭炮所炸伤的病人,而消防队员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严阵以待,应对因为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火灾。据报道,年1月31日,在浙江省余姚市仅4个小时就发生多起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以上三个问题确实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会出现,但是多数人并不认可。虽然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但多数人认为每年也就春节期间燃放几天的时间,即便会产生有害气体其产生的量也非常有限,同汽车尾气相比,同化工厂产生的有害气体相比,仅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产生的有害气体在一年的时间内都会被空气所自行净化掉。

垃圾碎屑就更不是问题了,*府完全可以提出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后自行处理产生的碎屑的要求,也可以加大烟花爆竹的税收,将多加的税收用于春节期间环卫工人的补贴上。另外,各地也可以规定具体的燃放地点,这样便于垃圾的统一处理。

至于各种事故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即使禁燃鞭炮,各地的火灾也时有发生,各种事故也都会有,并不能因为会发生车祸就禁止所有人开车,也不能因为发射火箭会失败而放弃发射。最好的方法是疏通,而不是堵,可以通过加强鞭炮质量的监管,就像管控电动车那样管控鞭炮,控制鞭炮中的火药含量,控制烟花爆竹的大小,让事故的发生在可控范围之内。

亲爱的朋友,对于鞭炮不松绑,多数地区延续禁燃规定,你有什么看法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放开鞭炮燃放众望所归,为何各地仍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