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张彪大运河畔琴声扬
TUhjnbcbe - 2023/3/18 19:52:00

柳琴戏,是具有地方色彩的较为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早期称“肘鼓子”,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呼腔”、“拉花腔”、“拉河腔”等别称,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小戏。在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广大地区流传了几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年以拉*腔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为依据,将拉*腔正式定名为柳琴戏。一般认为,流行于江苏淮阴、海州地区的淮海戏;流行于安徽北部的泗州戏与苏北、鲁南一带的柳琴戏是同一剧种的不同流派,都属于拉*腔系列。年5月20日,柳琴戏由山东枣庄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戏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异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的语言、乡土气息浓郁的剧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之所以叫“拉*腔”,是说这种戏唱腔优美,听久了能把人的*儿拉走,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拉*腔一来,大闺女跑掉了绣鞋;拉*腔一走,睡倒了十九”;“死了别埋,拉*腔还来”;“听了拉*腔,啥肉都不香”的民谚。

柳琴戏起源于何时,没有明晰的文字记载。据专家考证和老艺人们的师承关系推算,约在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余年。纵观柳琴戏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上是遵循肘鼓子、拉后腔、拉*腔、柳琴戏的脉络发展的。

肘鼓子也称咒鼓子,本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是清初流行于鲁南地区滕县、峄县、苍山、郯城一带,专门替有病灾的百姓请神镇邪、开锁还愿、招*敬*的一种迷信职业,又叫“姑娘腔”。

运河码头

肘鼓子是怎样发展演变成为柳琴戏的呢?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吏治腐败,河工废弛,*河多次在江苏丰县决口,洪水由丰县、沛县北注入金乡、鱼台,漾人微山湖、昭阳湖,穿入运河,漫溢两岸,滕峄地区房屋大批倒塌,农民无法耕种,灾民背井离乡,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乞讨。为了便于乞讨,有的就用鲁南当地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调等“唱门子”(也就是用演唱的形式来挨家乞讨),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这种游食与艺人们所说“拉*腔是要饭腔”相吻合,从一个人“唱门子”、继而发展成既有唱腔又有对白和简单即兴表演的二人“对子戏”。

吕传诚先生年9月曾经对拉*腔的形成做过详细的调查考证。嘉庆道光年间,滕县东关外大路口演唱肘鼓子的武大、武二兄弟俩伙同峄县陶官附近李村的四句腔艺人八戒;滕县南部高庄唱花鼓的艺人高二;滕县西部磨庄唱花鼓的艺人安德有等民间说唱艺人,经常到滕州东郭镇的苏楼,与精通音律,酷爱唱唱的文秀才苏金门(群众叫苏来)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经艺人们的共同努力,在苏门秀才苏金门的指导下,借鉴了柳子戏中的曲牌〔山坡羊〕、〔耍孩儿〕,吸收了“四句腔”中的帮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再加上苏楼苏家佃客巧木匠王清根据画上的琵琶仿制出柳叶琴作为伴奏乐器,最后形成了早期的柳琴戏。

柳琴戏是鲁南、苏北大运河畔生长起来的一朵艺术奇葩,柳琴戏的发展和广泛传播与大运河息息相关。京杭运河起于北京,迄于杭州,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山东段是整个京杭运河的中段,处于“南北之咽喉”的重要部分。京杭运河在山东自西北而南,历经德州、临清、聊城、济宁、枣庄等地。明代后期,又陆续开凿了南阳新河和伽河,使原来由沛、徐入*河的路线改为经夏镇、韩庄、台儿庄,再进入苏北的邳州。大运河经过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有效治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南北物资运输的畅通,运河流经地区及其辐射区域逐渐形成了一个纵贯南北的特殊地理区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空前繁荣。这些沿运城镇都受惠于运河的开通,明清时商贾云集,兴盛一时,一派繁华。城镇的发展,南北商品的流通交流,必然带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崔新明在《枣庄段运河的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定位》一文中说:“枣庄段运河的开凿为台儿庄创造了空前的繁荣,漕运迅速将这里变成商品交换、文化交流的区域,并使其成为久负盛名的重要城镇。台儿庄不仅是漕运枢纽、水旱码头,而且成为沟通苏、鲁、豫、皖乃至江、淮、浙、沪地区的重要货物集散地。各地商人纷纷云集于此,置产兴业,河道舟楫如梭,帆樯如林,街巷丝竹不绝,夜不罢市。每年往来于运河的数千艘漕船,对运河沿线城镇的经济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据梁金河《夏镇见闻》记载:明末清初,京杭运河经微山湖穿湖而过,自此南北漕运畅通,夏镇成了来往船舶必经之地,居民逐渐集中,商埠、店铺日益增多,工商业日趋繁荣。因此,夏镇成为微山湖东岸邻湖最大的集镇中心,当时,夏镇分为戚城(北城)、部城(郭城)、东城三部分。部城归沛县管辖,戚城归滕县管辖,东城则为沛滕两县分而治之。明弘治十一年(公元年),滕县知县马文盛在戚城东门里大街设立了“二衙”,派主簿一人专属管理滕属运河河务及地方行*事务(明万历《滕县志·创设志》),故有“一步两省三座庙,一条大街两县分”之说。从年到年津浦铁路通车之前,这二百二十年仅夏镇北城和东城就有粮行、客店、油坊、染坊、货栈等余家商家店铺在此经营。既有来自杭州,苏州、镇江等地的商号;又有滕县、沛县、徐州等商家在此开设的分号,一派繁荣兴盛景象。每年经运河源源不断进京的多万石粮米,全由夏镇中转。

卓凯、胡慧春在《论运河文化的历史功绩》中写道:“在一些运河重镇还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都市文化区,像北京的天桥,扬州城北的虹桥,济宁的东南隅,都有集演戏、说书、游戏于一处的娱乐区。娱乐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运河地区的戏曲发展,从扬州到北京融汇各地戏曲精华形成了为各地戏曲观众认可的花、雅两大部,同时形成了数以千百计的戏班。”号称“天下第一庄”的台儿庄以及夏镇和南阳等运河重镇,为漕运之咽喉要道,当其兴盛之时,与其他沿运码头一样,形成了独特的都市文化区,产生了集演戏、说书、杂耍、游戏于一体的娱乐区域,运河花鼓、渔灯秧歌、运河号子十分兴盛,“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这些文艺形式都对拉*腔产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由于各地客商通过运河辗转贸易,这使得运河沿岸的台儿庄、夏镇和南阳等运河重镇,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大大超过了当地居民人口。人口的增加,消费的需求必然刺激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雅俗共赏的地方戏——拉*腔,以其剧种曲调迷人,故事情节扣人,丑角插科打诨,语言通俗,深得群众喜爱而繁荣起来,由此出现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柳琴戏班。当时滕县有卜端品的常胜班,后改为卜家班,相瑞先的长春班,另外还有峄县孙佃文的义和班、付景坤班等。这时戏班均已初具规模,演员配备较为齐整,行当已有明确分工,有了简单的戏衣、行头,文武场也有了专人负责,文场伴奏时除柳叶琴外,增加了其它乐器(如坠琴、三弦等),武场除了大锣外,还有小锣和鼓。演出形式的发展,使拉*腔开始进入集镇、县城演出。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运河沿岸的峄县、滕县大大小小的拉*腔戏班发展到历史上的高峰,数量达到三四十个。很多拉*腔班社都是借着大运河这条便利的运输通道坐着船沿河献艺,见镇表演。

多年来,笔者致力于柳琴戏的渊源考证,曾经与多位老柳琴戏艺术家座谈交流,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尤以滕州市官桥镇前莱村的张汉申的访谈资料最有价值和说服力。

张汉申(张则友)属于邱派代表人物,是苍山县柳琴剧团的组团元老之一。他是五世祖传的柳琴世家,常年“跑坡”在运河两岸。张汉申排行老三,艺名三毛,他的母亲便是名振丰、沛、萧、砀的第一代女扮坤角艺名叫毛孩娘的女艺人。张汉申一家自曾祖父一辈即外出跑坡,他推车挑担,带着张汉申的爷爷张俊宝沿着运河两岸拉围子跑坡,沟一晚,庙一晚,碰班子演唱。据张汉申介绍,他的父亲张广田出生于年,由此可知,他的老爷爷和爷爷跑坡的时期应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这正是拉*腔沿运河两岸向鲁南、苏北、皖北一带传播的*金阶段。

张汉申的大哥名叫张则全,艺名大毛,是徐州市柳琴剧团的组团元老之一,他的前妻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传承人张金兰。张则全在年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中,与鲁南、苏北较有影响力的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厉仁清同台获得会演一等奖。厉仁清的岳母辛张氏是张汉申的姑母,他的表妹辛兰云也是著名的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张汉申的二哥张则云,艺名二毛,是江苏省新沂市柳琴剧团的组团元老,多次获得江苏省戏曲表演大奖。张汉申从小在戏班长大,由于父亲去世得早,母子四人与张金兰父女、付景坤、厉仁清师徒长期搭班演唱。据张汉申介绍,他经常听爷爷说,拉*腔是滕县东门外唱肘鼓子的武大武二弟兄俩与其他唱花鼓的艺人一块切磋,互相借鉴,才形成了早期的拉*腔,后来,逐渐形成了拉*腔的金、钱、邱、葛四门腿(四大门派)。

张汉申夫妇晚年在微山夏镇租房居住了六年,白天卖马扎,晚上兴致来了,就由夫人弹着柳叶琴,他唱上几段柳琴戏。我曾经问起他为何对夏镇情有独钟。他说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和母亲沿着运河两岸卖艺,每年农闲时节,峄城、滕县、苍山等地的柳琴艺人都是在夏镇组团,坐着船沿运河两岸演唱卖艺,养家糊口。年11月,张汉申被授予“枣庄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师”荣誉称号。非常遗憾的是,年5月,张汉申因病去世,享年86岁。

拉*腔形成了戏曲剧种以后,又逐渐沿运河两岸流传到苏北、皖北和豫东。由于流行地域广阔,柳琴戏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各地艺人也按不同的方位有了东路、南路、北路、中路、西路之分。

邳县以东的新沂、郯城、苍山、临沂等地为东路;

运河两岸的峄县、枣庄、徐州、贾汪等地为中路;

宿县以南,蚌埠、泗阳、灵璧等地为南路;

滕州以北等地为北路;

河南豫东砀山、永城等地为西路。

新中国成立后,拉*腔进入了繁盛时期。一些民间柳琴戏剧班社,相继进行了改造。当时,运河流域的鲁南、苏北柳琴剧团最为集中,滕县柳琴剧团、枣庄市柳琴剧团、台儿庄柳琴剧团、徐州市的柳琴一团、二团直至合并为江苏省柳琴剧团,邳州市柳琴剧团,苍山县柳琴剧团等等。至于业余柳琴剧团更是不计其数,遍地开花,由于他们没有固定的舞台,便依然沿着运河献艺。每逢农闲,运河两岸的鲁南苏北村村锣鼓响,处处琴声扬。

然而,如今随着现代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柳琴戏这个流传了二百多年的传统地方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观众数量急剧下降,业余班社不断减少,专业剧团入不敷出,老艺人年逾古稀,青年演员纷纷改行,柳琴戏发展面临青*不接的局面,对于这一剧种的传承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彪大运河畔琴声扬